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未来的姿态

(2017-12-09 06:13:30)
标签:

技术革新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职业变迁

ppl

分类: 教育漫谈

我们一直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自己对未来有多少了解?我们是否知道今天的学生将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未来的世界?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程中,人类一直在发展各种各样的技术,以拓展自身的局限,让自己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显得更加有力量。这样的量变积累到今天,终于引来了质变,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机器的进化速度越来越快,用不了多少时间,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工作就将会被机器所取代。我们今天尚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和这些新机器进行沟通、交流,甚至展开较量,以争夺自身的生存权利。霍金最近再次告诫人类: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可能比人类更快,而它们的终极目标将是不可预测的。对此,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虚拟现实技术也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网络上虚拟世界,这样的游戏环境已经让很多人沉浸其中,但这仅仅是初始状态。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人类构造一个涉及到所有感官的、与真实环境相似的世界。在未来,现实的边界会被彻底打开,千里之外的朋友可以立即站在你面前,你们甚至可以对话、拥抱、于接吻,你也将会触摸到虚幻世界的任何物件。2016年是虚拟现实元年,现在至少有2000家公司从事VR的开发。到了技术成熟阶段,人们可以在各种世界里移步换景、穿越自如,你可能永远都不清楚自己是处于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还是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当然这也已经不重要了。真到假处真亦假,假到真处假亦真。谷歌的一位专家称,到2045年我们人类就可以将整个思维传输到计算机上,届时你还相信我们生活的现实就是现实吗?你还只相信你眼里看到的东西吗?

我们现在还抱持着“专业对口”这样的学习观念和就业观念,但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会发现,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行业,突然之间就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就业;也有很多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度之后,慢慢就冷了下来,再过一段时间甚至就销声匿迹了。机构变得愈来愈小,变得脆弱、不稳定、难预测,这是商界里大家都熟知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机构对于雇员,也不可能有长期的承诺与保障。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说,2006年,英国的推算是,一个公民,平均会经历13份工作;美国则是10.4份工作。2016年,澳大利亚的一份研究显示,一个公民在他的工作时间里将平均经历15份工作。

《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曾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未来培养建设者的导师,如果还是沿用当下的教育模式,采取批量化来为未来培养人才,那肯定是不行的。社会在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在变化,教育不仅要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变化,还要设法引领这变化的趋势和潮流,这才是教育面对未来所应该具有的姿态。

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切实落实“以为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学习和课程之中,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判断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双刃剑”的巨大威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夯实面向未来的基础。

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