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了,3.5英寸软盘

(2017-12-02 06:35:19)
标签:

移动存储

3.5寸软盘

数字时代

变革历程

ppl

分类: 我的心情
别了,3.5英寸软盘

3.5英寸软盘

一直保存着几十张3.5英寸的软盘,其中存储了十多年前的工作资料。想看看这些资料是否还能读得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生产的电脑,很多连光盘驱动器都没有了,就别提像古董一般的软盘驱动器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台十多年前生产的电脑,其中配有3.5英寸软盘驱动器,赶忙对这些软盘做了一次检验。

将软盘插入驱动器,听到那非常熟悉的“吭哧吭哧”驱动的声音,让我对此充满了期待,不过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其中的一批软盘,插入电脑之后直接被告知该软盘还没有格式化,要求我格式化之后再进行操作;另一批光盘插入进去之后,文件的标题倒是呈现出来的,但当我企图打开文件的时候,又被告知需要先格式化。这么多的软盘中,只有两个文件可以打开并被另外存储到硬盘上,其他的全都打不开了。

当时撰写这些工作资料的时候,总是担心电脑会出问题,希望将一些重要的资料通过3.5英寸软盘做一备份,可以长久地保存起来。没想到电脑技术的发展是如此的日新月异,这些软盘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了博物馆里需要珍藏的文物了。我犹豫了一番,最后下定决心将手里的这些软盘全都放弃,也好腾出空间来做些别的事情。

作为可灵活移动和替换的存储设备,软盘与软驱在PC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71年,IBM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代软盘,是8英寸的,到了1976年,5.25英寸软盘问世,1982年,3.5英寸的软盘由日本人中村一郎发明出来。在此后20多年中,3.5英寸软盘一直是电脑存储与电脑之间交换数据所必不可少的媒介,也是软盘家族里被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产品

软盘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先格式化,完成这一过程后,磁盘被分成若干个磁道,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个字节。磁道是一组同心圆,一个磁道大约有零点几个毫米的宽度,数据就存储在这些磁道上。通常的3.5英寸软盘有8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两面都可以存储数据,因此它的容量为80×18×2×512≈1440K≈1.44M。软盘的读写速度很慢,复制1M多的文件要一分多钟,这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实在是太慢了,不过当年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计算机刚诞生的年代,还没有硬盘,那时数据存储主要靠软盘。软盘驱动器按照顺序占据了AB盘符的位置,后来随着硬盘的应用,它只能按顺序占据C盘以后的盘符了。这其中A是给3.5英寸软盘预留的B是给5.2英寸预留的现在的电脑里虽然没有软盘了 但这样的划分方式还是保留了下来,我们看到根据硬盘分的区域,都是从C 开始的,根据需要可以向后延伸分出DEF……等多个区域。这次检查我手里的3.5英寸软盘,又看到了熟悉的AB盘符位置,感到很亲切啊!

苹果是第一家在电脑中取消软驱的PC厂商,那是在1998年。到2003年,戴尔成为第二家不再把软驱作为系列台式电脑标准配件的电脑厂商20099月,索尼公司宣布,在日本境内全面停产3.5英寸软驱产品,20113月,索尼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3.5英寸软盘。3.5英寸软盘的发明者决定彻底放弃这种产品,代表着软盘时代就此结束,而以闪存、硬盘为介质的产品将完全占据移动存储市场。

别了,3.5英寸软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