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事实
(2017-09-06 06:10:11)
标签:
理解事实学习经历转化ppl |
分类: 教育漫谈 |
继续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发现关于“理解”,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比如说理解与事实性知识的关系。
理解通过事实来说话,理解是人们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的结论。比如说,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就是事实;而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就是理解。因为后面一句话形成了一个推论,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它是成立的。也就是说,理解不是一目了然的既定事实,而是运用所给的既定事实推断出的结论。
问题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者新手来说,很多事实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对那些从来没有三角形的概念,或者只知道其形状但从来没有研究过它的边和角的人来说,“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并不是明显的事实,也是需要通过理解来获得的。没有任何一种陈述本质上就是事实或理解,这取决于学习者是谁以及学习者已有的经验。
换句话说,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渐地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事实,让其成为新的理解的基础的过程。很多对成人来说非常简单的、显而易见的事实,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就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点也不简单。我们强调做教师要有学生立场,就是希望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视角上来看将要学习的事物,分析它对于学生来说是“事实”还是需要“理解”,然后确定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优秀的教师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帮助学生们“发现”成人所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去理解它们,而不仅仅是“传授”它们。
杜威认为,获得事实需要领悟能力,而获得理解需要综合能力。获得事实只需要我们抓住每句话的意思或者读懂材料,但获得理解只需要更多的条件。即使你知道每句话的意思,能够读懂每一份材料,或许还是不能明白它们放在一起的意义。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现在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大多数的司机对汽车的了解其实是很少的,能说出一些部件的名称、知道基本的使用方式,但对汽车内部的运行机制、相关部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知之甚少,一但某个部件出了问题就束手无策了,只能求救于汽车维修店。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也经常出现,教师给了学生很多的符号、定义、规则、公式等等,要求学生记住。学生所获得的只是知识的表层,未能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理解其内涵。不帮助学生扩展理解,他们对事实的学习也会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