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光明来·读《前方是什么》

(2017-07-24 06:09:14)
标签:

育人为本

职业尊严

教育信仰

执着精神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读吴非《前方是什么》一书有感

走出光明来·读《前方是什么》

说起吴非老师,人们立刻就能想到他畅销至今的代表作《不跪着教书》和《前方是什么》。在激发教师关注教育现象、深入思考当下的教育问题方面,吴非老师的作品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最近,《前方是什么》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读读吴非老师十多年前发出的教育呐喊,看看当下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真的是感慨万千。

 

一、要把育人放在首位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育人”的要求,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看看越来与频繁出现的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事件,此起彼伏的学生自残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

育人首先要做到尊重人,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尊重包含多个方面的意义,包括对自己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规则的尊重、对各种财物的尊重等等。成人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孩子体会到他是受到尊重的,并且学着如何去尊重。

看看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知道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吴非老师举了一个案例:同事将自己的幼儿带到了办公室,一群人或许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喜爱,或许是为了表达自己和同事的亲切关系,会一下子围上去,不断用手拨弄孩子的小嫩脸,逗他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或叫着“喊我一声”“笑一下”,让孩子回应自己,甚至强行将孩子抱过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和孩子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根本没有考虑孩子自身的感受,直到孩子恐慌之极,“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才不好意思地作罢。在备课的过程中,有没有认真思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读学生的作文时,有没有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看他是否同意朗读?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是否考虑到一些学生的内心感受,不随意让其他同学知道别人的分数和名次?……我们对学生是否尊重、我们是否在“育人”,通过这一个个的教学细节,就能看的明白。

育人其次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学校里总是希望通过实验班、创新班等各种举措将那些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将那些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排除在外,将孩子人为地按照成绩的好坏进行分类;如果我们总是用竞争机制来诱导和管理学生,让他们的眼中始终盯着自己的排位、名次,那就很难说所做的是“育人”的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创刊不久的《世界知识画报》刊登过一张希特勒的小学毕业照。根据当时的惯例,拍照的位次按照学习成绩安排,成绩好的在前排靠近老师,成绩差的往后排。希特勒因为成绩最差,所以站在最后一排。希特勒不仅是小学成绩不好,到了里尔中学之后也没有很大的改观,而且性格孤僻古怪,和他班上另外一个同学维特根斯坦形成了鲜明的差异。维特根斯坦出身于富豪家庭,很有教养,深得老师欢喜。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他对那些在竞争中排位靠前的学生有着怎样的情感?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后来希特勒疯狂地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是否和他童年、青少年的学习经历有关?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忽视了“育人”这一根本,为这个社会、也为自己埋下苦涩的种子。

育人最需要教师以身示范。孩子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很多的东西都是从成人身上学来的,包括他们的生活情趣、审美能力、价值取向、道德习惯,等等,而这正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

就拿阅读这件事情来说吧。大家都知道这个社会变化太过迅猛,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与教师自己不读书有很大的关系。不少教师平时除了教材和教辅资料外,基本上不读书,甚至有的老师还“教育”孩子不要读闲书,先把考试的事情做好,今后有的时间读书。当教师自己都如此功利的时候,学生怎能独善其身?

吴非老师说:“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要让他们像人一样地活的更好。”我们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教师要有职业尊严

要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敬重教师,教师自己就要有职业尊严。伴随着教育功利化倾向的日趋严重,教师尊严的缺失现象也日益严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目的的功利化、教育价值的越来越世俗化;二是教师独立思想的丧失,随波逐流的现象日趋普遍;三是缺少探索实践的信心和勇气,不愿意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做先行者。

教师的尊严源于教师个体价值的实现带来的自尊和他人、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也源自于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承担,是关乎教师群体价值实现和教育事业成败的大事。教师尊严首先就是教师的职业尊严。教师要提升职业尊严,需要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坚定做好一名教师的信念。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将其做好,在奉献之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当下的社会里,每个人面临的诱惑很多,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每一个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既然我们选择了做教师,就要为之努力奋斗,让大家敬重你的选择、敬重你所从事的职业。

要努力提升专业素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往往取决于教师学养的深厚程度。教师对学科的热爱、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对学科前沿发展的关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都是丰富自身学养的具体路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一个学养深厚的教师,自然会将课上的行云流水,让学生如痴如醉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教育就像种庄稼,拔苗助长不仅不能起到正向的作用,反而会对禾苗带来伤害。吴非老师说的这段话,很值得我们品味:“是按规律教学,还是按照领导的意志教学,这是一个极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师不但失去了话语基础,也丧失了起码的职业尊严。”在书中,吴非老师举了“十运会”的速度赛马的案例来说明当下的教育。组委会为了照顾一些省区能得到金牌,竟然将比赛距离拉长为史无前例的12公里,超出了马匹奔跑的极限(世界公认的竞赛马匹耐力极限最多是7400米),结果使比赛变成了一场血腥的“杀马大会”。 19匹马参赛,一匹死亡,11匹重伤,余下的7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满足少数人虚荣心的一场比赛,却永久地毁掉了12匹赛马。这件事很像当下中国的教育,令人咀嚼出些许酸楚。

要成为终身学习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人们必须要不断学习,随时随地地学习,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对教育方式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师自己必须要了解这些变化,随时做出改变,才能与时代发展同呼吸;教师作为未成年人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必须自己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感受和吸纳这个时代的奔腾与力量,才能去锻造下一个时代的精华与脊梁。

要拥有激情和思想。我们一直说教育是影响、是唤醒,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教育的激情,言谈举止如何带动和影响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激情就像一个能量包,通过教师传递给一个个学生,只有这个能量包动力十足的时候,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上的强劲动力。帕斯科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坚守信念、敢于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自信,赢得学生与社会的尊重。

吴非老师说:“教师的行为体现着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的修养水平也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水平。”尽管教育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每个人都可以把自身的小环境营造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

吴非老师的《前方是什么》首版是在2006年,书中讨论的很多问题,比如说教育领域以及社会各界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变成了家长说了算的教育,除了家长之外几乎听不到其他领域诸如学生、教师、教育专家等声音;中小学的学率恶性竞争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孩子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听不到他们率性的歌唱,看不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没有歌,没有诗,也没有梦;人的尊严和教育的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看起来并没有很大的改观,一些问题反而更加矛盾突出。

在《前方是什么》一文中,吴非老师说:“中国的教育将往何处去?明天,谁来建设这个国家?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思考,也许就没有人去思考了。社会分配的不公,金钱诱惑的无所不在,教育领域的种种腐败,正在腐蚀一个时代的教育;但是,仍有一群有信仰的、站直了的人。中国人应当铭记教育守望者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的付出,没有他们神圣庄严的工作,就无法铸造国民雄健的魂魄,而一切发展也将化为乌有。人可以没有宗教政信仰,但是从事真正的教育需要宗教般的执著精神。”

我始终认为,不管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西南联大时期,还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多元的今天,总有一批教育人始终在守望者,很多人虽然不像吴非老师这样善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始终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岗位,用一己之力来呵护教育,保证教育这条航船不偏离方向。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群体坚守着,我们的教育才能够稳步前行,并一步步地迈出改革的步伐。

“走吧,走出光明来!”

这是吴非老师的召唤,更是全体教育人的共同心声。

 

    《前方是什么》  吴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