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牵引,智慧教育

标签:
知理念重学习寻真理守规律好心态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阅读牵引,智慧教育
——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有感
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信这是每位人民教师都思考过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同一个人随着年龄、教学经历的变化答案也会发生变化。最近读了常老师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后,再次想到这个问题“老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常老师给予广大教师五把开启智慧教育之门的钥匙,它们分别是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提高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遵循学习的规律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
一、知理念
观念决定人的行为,而观念的转变非常困难。若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没无教育行为的转变。很多老师和家长曾接受过多次的培训,但结果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船票登旧船”,改革的号子吹的震天响,课堂教学该咋样还咋样。在比较了中西教育价值观念不同后,常老师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一是让家长和老师明确现在所秉持的是怎样的观念,存在什么缺陷,该吸收怎样的观念进来;二是指导他们亲身实践,让他们感受到在新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改变知识本位,改善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具备未来能力的一代新人。有经验的老师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格魅力无意识中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着学生的性格的形成与精神思想的构建。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学是一种道德努力。
读书,从小处关乎到个人的幸福,从大处说关乎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前程。很多人抱怨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其实,正是因为平时不读书才把自己搞得很忙碌的。
二、重学习
好的教师都是学习的高手。保持教育的新鲜度是教育效益的保障,而教育的新鲜度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授课方式和教学技巧。很难想象一个从不学习的教师能够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唯有好学,教师才能具备教育规划 、重组教材、整合资源的能力,才能将自己所教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做到“关系第一、知识第二;联系第一,记忆第二;探究第一,讲授第二;教育第一,技术第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大咖。常老师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好的教师一定是尊重教育规律、对工作充满热忱、具备人文情怀、拥有阅读习惯的人。
三、寻真理
如果第一把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着重于理念、第二把钥匙“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着重于学习目的与结果的话,第三把钥匙“有一颗学生的心”则从正反两方面大量的例子指出了通往教育大门的有效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想传递给孩子的爱意与信息并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甚至会产生物极必反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我们并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考虑问题。我们总是勉强孩子做我们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在无意践踏了孩子的自尊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之后仍然浑然不觉。
四、守规律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学习并不例外。以前我们总认为孩子生来犹如一张白纸,所以成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用知识把孩子“空洞洞的大脑”装满。但DNA研究表明,每个孩子都带着远古的信息来到这个世界,天生具备着不同于他人的气质,后天的学习离不开他们固有的被称之为“前概念”的知识。
孩子对某事物的前概念知识是根深蒂固的,但未必是正确的,所以教师与家长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静等花开,借助“搭桥”的教学过程,帮助孩子去除错误观念,建立正确的认识。如果把课堂内的教育教学看作一道风景的话,那么教师是配景,学生才是永远的主景。然而,成为主景容易,成为一道成功的配景并不那么容易。遵循规律以人为本,以身示范因材施教,教育之门才会徐徐打开在我们的面前。
五、好心态
在《给教师的5把钥匙》中,最后一把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情绪是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喜怒哀乐等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的发生,然而,如果充分挖掘情绪这座矿的价值,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完全可以雕琢自己的幸福的生活。
拥有一颗单纯而快乐的心,为此,我很高兴。向常老师学习,做一个开启智慧教育之门的老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