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尝试的意义

(2017-05-09 06:16:01)
标签:

社会实践

感受体验

深度尝试

适当限制

ppl

分类: 教育漫谈

马上到了高考季,填报志愿成了很多考上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最佳的状况是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学业成绩与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之间相匹配,这样进入大学之后,孩子就可以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进一步驰骋翱翔,夯实更加扎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各种准备。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包括让孩子自己发现,家长和老师以及相关的专家通过观察来发现,等等。最近这些年,学校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工作,在社会各界设置了大量的社会实践岗位,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不同职业的特点,找寻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上海推出的“两依据,一参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特别强调要高校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要参考学生在高中就读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其中就包含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

体验是发现兴趣的重要途径,这样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人的兴趣有时需要深度尝试才能被发现。就拿阅读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阅读的体验,但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的人就不是很多,因为阅读是一种需要深度尝试才能被激发、才能被发现的兴趣。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书籍中徜徉,发现相关的线索和思路,经历诸多的困惑、迷茫和无助,在不经意之间忽然峰回路转,那些散乱的、拼图般的信息可以整合成一副大的图景,那样的心情和成就感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也因为时常能获得这样的巅峰体验和感受,会让自己对阅读的喜爱不断增强,阅读的兴趣也日益浓厚。经由辛勤的付出之后才能体会到的快乐、在成就感当中产生的快乐才是可持续的。

魏勇在《教师的力量》一书中提出,我们“需要创造条件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或者专注于一件事情体验到成就感,他才能够真正开心。”对此我深表赞同。需要注意的是,要孩子持续专注的努力,是困难的,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多变的,有的时候必须要借助于外力的一定程度的强制。换句话说,有些孩子要知道自己是否擅长什么,他要深度的尝试,而不是浅尝辄止。而深度的尝试往往不是孩子自发就能够完成的,有时候是需要父母推他一把,要告诉他再试一下,譬如,你没有把琴弹完就不能去玩,需要有这样的强制。适当的强制,他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才会感觉到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变得优秀了,他感觉到他优秀了他才容易体会到持续的快乐。

这又让我想起沙漠中的卷柏。这种植物被风吹到某一地方之后,会将根须扎下去让自己生长。如果地下水位下降,它又会把根拔出来,卷成一团,等待风将其吹到其他地方。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在卷柏的四周给它围上挡板,它拔根而起之后,发现有板挡着,走不出去,就再次将根扎下去,并且扎的更深,然后再拔出来,再扎下去,一次比一次深入……适当的限制对促进深度尝试也是很有价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