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支持系统

(2017-03-16 06:21:17)
标签:

学区化集团化

支持系统

内涵发展

保障机制

ppl

分类: 教育管理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局一直在深入研究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支持系统,思考该如何做才能激发学校之间的内在动力,让各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真正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为了做好这件事情,年前我们组团到杨浦、徐汇两个区进行学习和调研,了解两区在这方面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与我区先行先试的集团、学区校的校长们进行座谈,了解大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谋持续发展的良策。区委区政府也非常关心此项工作的开展,分管区领导亲自听取意见,并召集区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商量支持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拟定的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还上了区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审议。

学区化办学,指的是地理位置相对靠近的几所学校,或者在隶属上有同源关系几所学校通过构建学区的方式,来推动各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学校之间特色课程的共享、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设施设备和运动场馆的共享等等,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让同一学区里“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其特点是在横向上打破校际之间的壁垒,树立公共治理的理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纵向上强调学校和社区、家庭的融合,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集团化办学,指的是在一所核心校或者品牌学校的牵头下,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共同体,在学校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进而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集团可以是学区内的部分学校,也可以是跨区域学校之间的共同体,重在通过建设共同的办学文化,让集团内的各所学校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构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支持系统,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思考:

一是要整体布局学区和集团,既要兼顾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也要考虑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布点合理,方便群众,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二是要通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化,为学区化和集团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在组建学区和集团的同时,要引导大家共同拟定发展的愿景,明确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将通过怎样的发展路径来应对,并实现各成员学校的共同成长。在此基础上,制定学区或者集团发展的办学章程,拟定相关的工作制度,规范运行机制,让各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管理经验、课程品牌等能得到有效的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集团化的深化推进,关键在教师。为了让各集团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需要探索从学校教师向集团教师的转变,设定一定的教师编制给集团,赋予集团核心校见习教师培养的职能,让青年教师再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在品牌学校里获得锻炼和成长,成熟之后再安排到集团成员校中去工作。同时加强集团内教师之间的互相流动,明确一定的骨干教师流动比例,让成员校的学生也能分享核心校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激励教师们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四是要加强组织保障。在区级层面和教育局层面建立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就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研讨和沟通,统筹协调各方资源。

五是加强经费保障等教师激励机制。设定专项经费支持学区化和集团化建设,对在这项工作中做得好的教师予以奖励。同时,对教师的职称评定等也给予优先考虑。

六是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学校课程共享共建、教师队伍的发展与成长、学校的办学成效、绿色指标检测报告、对口户籍学生的入学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评判学区和集团的发展状况,给出意见和建议。

昨天的工作推进会上,我们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支持系统进行了解读,并新命名了两个教育集团。这项工作,又在新的起点上迈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