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标签: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替代教育 |
分类: 海外短波 |

19世纪初,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英国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工资水平不断下滑。机器成为工人眼中导致其贫困和失业的罪魁祸首。在这一背景下,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来抗争,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卢德运动”。卢德运动于1811年始于诺丁汉,在1811年与1812年在英格兰迅速蔓延,许多工厂及其中的机器被手摇纺织织工焚毁。
卢德运动并没有阻止英国工业化的进程,今天的社会文明以及科技成就,就是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诸多物质的、精神上的财富。但今天的人们,将再次面临“机器将替代人类工作”的新挑战。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简称AI)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都有人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计算机如今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1997年5月,IBM公司研制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2016年计算机在围棋等方面的惊人表现,更是让人对其发展速度感到惊讶。在一些地方,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其它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以它的高速和准确为人类发挥着它的作用。机器人在很多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媒体报道“AI将替代人类工作”的新闻越来越多,而且领域逐渐从蓝领延伸到了白领。之前,新闻报道富士康打算在工厂里用机器人取代工人,最近日本的国富保险公司裁掉了34名分析师,因为新的IBM 沃森AI系统已经可以代替他们了。
每个工作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问题:自己的工作还有多少年会被机器代替?
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发布报告说,大家完全不用担心!AI取代不了人类。麦肯锡认为,AI在未来能代替人类做部分的工作内容,但是没法完全替代整个岗位,相当于你工作中,总有一部分可以由AI完成的,比如繁琐的报销流程、一些重复却耗时的事务性工作,粘贴数据、搜索基本资料等等,但工作的核心:与人交流、管理他人,是机器万万不能取代的。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在日常的工作中,数据资料收集工作和重复性的体力劳动是最消耗工作时间的。将这部分交给机器人来完成无疑是一个非常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报告预测到2055年,现在有大约一半的工作内容,注意,不是岗位,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但95%的工作还是需要人来完成,只不过由于AI介入,工作更轻松了而已。报告认为,机器可以完成78%的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比如在流水线上组装、测试等等,但是稍微需要点“创造性”的体力工作,比如建筑、林业,机器还很难代替人工。

工作中的机器人
麦肯锡把机器是否能代替人类的工作,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两种,比如在餐饮业,准备食材、上菜都是“可预见”的重复性工作,所以很容易在未来被机器替代。报告认为,最难被技术取代的工作,就是教育了,甭管教学手段再先进,但教课的,还必须是人类,因为理解、用语言表述知识,和学生交流,再先进的科技50年内也做不到。
看来,作为教育者,我们还是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