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418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的五点方法

(2016-12-18 06:20:13)
标签:

读书方法

主题与脉络

系统与程式

贵在践行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读书的五点方法

    今天继续给大家推荐两篇短文,也是教师们在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之后的心得体会。当你打开一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信息能够和你当下的工作和生活建立关联,引起你的思考。把这些思考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进一步梳理自己的观点,形成对事物新看法的过程。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作者:博名为“读书伴我走向未来”的博友

发布时间:2016-05-14

 

这本书一共五部分,我用了一周每天固定睡前读书这段的时间读完。这五部分的内容不再赘述。谈谈我的读书方法五点认识。

一、读书主题化。这本书的五部分,五个主题。平均每块10篇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有读书的感悟,有读书的书评,读后感这么三项。很好的将主题用读过的书来阐释。

二、读书系统化。读书要有路子。广博的读书要学会梳理。梳理成系统的东西。在每个主题,作者都给了一份主题书单,与主题呼应。不要就一本书论一本书,当然这需要丰富的读书积累。

三、读书脉络化。读书要善于联系,由一本始,沿着一本读书的感悟、问题、联想等线索搜寻下一个目标。或者因为工作的变动读专业的书籍。作者是一名物理教师,成长为为教育局长,到了局长任初,是通过读书渐渐理清了、拓展了工作思路。

四、读书程式化。这个程式就是写作。读书和写作必须是紧密一起的。读后必有写,多则多写,少则少写。积累起来就是你读书思想的路径变化。沿着这条路径就可以整理出读书的主题、系统、脉络。

五、读书行动化。读书必须付诸于行动。以生活优化也好、家庭教育也可,以工作也行,必须给读书找到出口。读书,思书,用书,三者要立体起来,才能看到读书的功力。不要坐而论道,更不能一肚子理论,嘴说评书,只当嘴上裁判,不谈自己修行。

浅薄认识,通过博客等与大家分享。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作者:刘露娟(源自教师专业成长博客)

发布时间:Aug 18, 2016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是常生龙老师的著作,他曾经是一位物理老师,是一位具有专研精神的物理老师,正是由于他的这份专研与执着,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后来被调到教育局做局长。他阅书无数,有着丰富教育经验和精深的理论素养。这本书是他阅读无数之后的点滴感受,我从中也学到了许多,感悟到了许多。

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在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常生龙老师读完一本书的感受,可见读书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收获。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筹划,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教育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无论对自己对学校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教学即创造

我们的工作是一个一直在不停变化的工作,我们的社会在改变,我们的学生在改变,我们的教材在改变,所以我们的教学也要不停地改变。《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指出教室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教学实践是高度复杂的智慧实践。支撑教师每天在教学领域发挥创意和创造性的重要一点就是教育哲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哲学哪里来呢?还是要靠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丰实和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

教育即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生活”应该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们的教育内容就有多广;第二,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书本。杜威指出,最好的教师明白思维是产生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要经历五个必要步骤:第一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第二步,从这个情境里产生一个问题;第三步,通过观察等心智活动收集资料,提出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步,推断哪一步假设能解决问题;第五步,用行动解决问题。最好的老师,往往不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来学习。我们应该让教育中有生活,更应该让生活中有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