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范关键文本研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016-12-05 06:16:35)
标签:

关键文本

教师专业能力

教学规准

一线实践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为《基于关键文本研读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究》一书写的序

规范关键文本研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书籍是人生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爱学习须臾离不开爱阅读,读书更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许多教师往往会卑称自己是“教书匠”。我也是一名“教书匠”,但不认为“教书匠”是一种贬称,因为“教书匠”里有“教书”、“读书”的内在与高雅职业要求,使得“教书”这个职业得以升华和高尚起来。“匠”就是普通劳动者,倡导“工匠”精神,做“大国工匠”何贬之有。

继光初级中学结合校情本课改,深入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展课题《基于关键文本研读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究》的探索。这个课题研究的关键词是“关键文本”、“研读”,最终要达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目的,这就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教书”、“读书”的问题。

教书者必须先认真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往往是误人子弟的。讲到教师的教书读书的涉猎面,粗略地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部分,就是专业阅读和泛泛阅读,前者是指涉及教师专业的、学科的阅读,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学科知识等,后者是在更宽的取向上去选择和阅读自己喜欢看的书籍。课题讲到的“关键文本”阅读显然是指前者,而且主要是与每一个教师专业学科相关的教学阅读,比如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基本要求、终结性评价等。这些关系教学的关键文本通常有教育行政部门下达,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教什么”、“如何教”和“如何评价”等重大指向性的要求,就是能够把握好,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与学校教育及其办学水平的公平、优质、均衡相挂钩。

继光初级中学把规范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文本”研读作为学校的重大课题来研究,把阅读文本与教学提高紧紧挂起钩来,其潜台词首先是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其长远的眼光一定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阅读首先是一个阅读者的个体行为,这里不探索读什么的问题。怎么读,主要是阅读者的态度和方法的问题。继光初级中学的课题开宗明义提出“研读”,指向怎么读,怎么深读,就是研究性地读,反反复复地读,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需要去读,做到“读全读好读精”,这就抓住了教学阅读的牛头。我们做老师的人经常对学生要求仔细地阅读课文,举一反三地理解和掌握,其实教师自己就要这样地读课标、读教材,读教学基本要求,务必熟读理解,举重若轻,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这两年,市教委教研室提出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的“规准”问题,其前提就是读懂“规准”、理解“规准”,然而是把握(建立)课程与教学的规范、标准、行为和程序等一系列问题,让“规准”具有约束力和导向性,用以规范及指导课程与教学的校本过程,规范及指导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把落实教学规范,提高教学质量的学识性理解和法律性把握,融入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课堂、每一节课上去。

继光初级中学通过课题的研究和不懈的实践,强调和规范教师对学科性关键文本的研读,就是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规准”问题的校本化强化实施,就是从校情、师情、生情出发,立标准、立规矩,实现有标准底线的特色教学、有效教学,使得备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更加规范,优质教学得以增值。比如,在这本研究论文集中,《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微课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关键文本研读的文言诗文校本练习的编写》、《关注数学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让每一个孩子更优秀》等,都体现了在对关键文本研读的基础上的,对教学过程的精细把握。

现代教育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学校的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渐渐地淡化了“个体性”,增强了集体的合作性,互动性。继光初级中学在课题研究中注意到了这个时代的趋向,注重教师集体的创新、包容和发展,同步推进呈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团队研究,不但大面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并试图通过这些研究带动和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大项目、大成果,比如,《中国古代青铜器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成就学生创新梦想》、《致力于作业总量控制的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等。这种把个人发展和团队发展相结合的做法,无疑是一条有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社会知名度的科学之路。

继光初级中学传承自素享盛名的百年名校——麦伦中学,蔡元培先生题写的校训“忠、信、勤、勇”四字仍然在作为学校教育的现代解读。祝愿继光初级中学在现代教育的课改征程中,作出新的创造和新的贡献。

 

《基于关键文本研读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研究》  陆蓓/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