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的美好时光·读《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

(2016-04-05 06:28:05)
标签:

育儿日记

爱的传递

培养习惯

张贵勇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读张贵勇《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一书有感

童年的美好时光·读《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 

2014年的时候,拜读贵勇的著作《真正的陪伴》,让我对他在陪伴孩子哲哲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有了一些了解,曾写过“用心做爸爸”一文,来表达自己的认同和感受。没想到这仅仅是有关贵勇和哲哲父子之间美好故事的开始,今年3月份,又有了他们故事的第二季《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让我特别开心,在阅读这本书著作的同时,又在期待第三季、第四季的故事了。

(一)

在书的扉页上,一句“谨以此书献给哲哲妈”让我也非常感动。

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责无旁贷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从十月怀胎一直到长大成人,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期间会经历无数的坎坷、说不尽的辛苦和劳累,当然也有说不完的快乐和幸福。这其中,经常会出现如下一些状况:

父母的角色定位不清晰。一个人在单位里扮演的角色,在朋友面前扮演的角色,跟在家中的为人父母这一角色有很大的区别,但不少父母经常不能正确区分和处理这样的角色。比如一些做老师的父母,回到家中的时候常常还会以教师的角色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上的压力始终得不到消解;一些父母回到家中心思也不在孩子身上,孩子想和他亲近亲近,常常搞得他自己很烦;等等。

夫妻俩在养育孩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不一致、不协调。很多家庭中,父母在如何育儿这一问题上,很少进行细致的沟通和讨论,大家都是走哪算哪,比较随意,导致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让孩子无所适从;有的父母特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希望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恩威并济地让孩子按照他们的要求走,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夫妻缺少育儿的常识,也不太注意学习。在结婚生子养育孩子成长的整个环节上,我们现在比较欠缺的就是针对夫妻的系列教育。大多数的夫妻都是在懵懂之中就成为父母的,缺少养育孩子的常识,很多父母整天为了生计而四处奔破,不太注重育儿知识的系统学习。在遇到一些具体的事情时,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根本就没有兼顾到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经常在无意之中给孩子带来身心等方面的伤害。

……

换句话说,在养育孩子成长方面,没有比父母的言行一致、协调合作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的事情了。张贵勇的《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一书,重在介绍哲哲成长的点点滴滴,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从这些文字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贵勇夫妻俩在养育孩子方面的那种默契、那种和谐。哲哲的健康活泼、充满爱心、宽容大度、幽默智慧,与贵勇夫妻为他营造的良好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

贵勇夫妻在育儿方面的默契配合,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对那些有利于孩子一生成长的事情的长期关注。比如说阅读,比如说体育锻炼,比如说张弛有度,等等。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他市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是他们夫妻共同追求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慢其实就是快。在孩子该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关键事情,给孩子提供各方面的经历和体验,不让作业和考试分数充斥孩子的身心,其实就是为孩子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基。

(二)

什么是教育?叶圣陶说得好,“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在养成好习惯方面,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孩子出生到小学求学的阶段,培育孩子养成好习惯应该是家长最为重要的事情。有哪些方面的习惯是着重要培养的呢?待人接物、正确对待每天的学习生活的好习惯;坚持阅读和写作,善于用口头的、书面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好习惯;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总有探索的欲望和冲动的好习惯;喜欢音乐和美术,能后借助这些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好习惯;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好习惯……

如果你仔细阅读《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这本书,就会发现贵勇夫妻在上述这些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让哲哲养成了这些方面的好习惯。哲哲将家里的书带到学校给同学们分享,同学不爱惜书,在上面涂涂画画,哲哲对此表现出来的大度,让贵勇都觉得汗颜;经常规划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以此来做好每一件事情,让自己生活的游刃有余;贵勇自己从小就坚持写日记,并利用各种机会将自己的坚持了几十年的日记和哲哲分享,让哲哲体会写作的乐趣,并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哲哲还时不时地受邀写稿;哲哲对科学、对历史等的兴趣,大都来自阅读,并经由阅读拓展出去,在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能用细腻的笔触将复杂的现象画龙点睛地描绘出来,还喜欢小号等器乐的吹奏,跟着父母一道看电影也是非常愉悦的经历;虽然人还比较小,还不能如贵勇那般在篮球场上挥洒自如,但对运动的喜爱,不仅仅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还表现在对贵勇所关心的比赛的关注上……

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要从细微的事情出发引导。在育儿方面,其实没有多少大事,都是平时生活中细小的事情,但每一个细小的事情背后,都要有培养习惯的意识。比如说开门这件事情,用脚去踢门或者推门自然是不可以的;开了门之后如果松手过快,门“嘭”的一声撞回门槛,也是不可以的;敲门的声音过响、或者推门的动作过快,让门发出“吱呀”的声音,也是不礼貌的。要把开门这件事情做的合乎礼仪,就需要教育,让孩子明白该如何做才是。二是要以身示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所模仿,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必须要做到,而且言行一致。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你只是想在他的面前装装样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立刻就能从中看出端倪,并由此开始对父母不再信任。

(三)

你在忙这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孩子在你的旁边闹着,希望你陪他玩,你会怎样处置?是立刻停下自己的工作陪孩子玩,还是责怪孩子搅乱了自己的思绪,并将孩子呵斥一顿?你是否问过自己,孩子为什么会盯着你,希望你陪他玩?

贵勇就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因为写稿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可哲哲一个劲地催促要他陪着去外面骑自行车。贵勇于是抱怨说:“怎么什么事情都是我陪你,你为什么总是欺负我呢?”没想到哲哲的回答让他汗颜:“我哪里是欺负你,我是喜欢你,才让你陪的。”0-3岁是孩子与他人建立情感的关键期,这段时间里谁陪伴孩子的时间长、质量高,孩子就跟谁越亲近,约有依赖感。因为有这份依赖感,孩子才会一有事情就找你。贵勇因此而感慨地说:“成人以为是负担,孩子以为是奖励;成人以为是浪费时间,孩子以为是同享快乐。陪伴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施舍,而是孩子给予父母的恩惠。”

孩子是在家庭、亲人的耳濡目染之中,逐渐学会待人接物、学习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关注孩子哪一方面的表现,孩子就会在哪一方面用力,而家长有的时候到时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太一致,让孩子一眼就看出来了。

贵勇去学校里接孩子,哲哲告诉贵勇他用乒乓球拍颠球的水平大有长进,已经从一开始的颠几个到现在的66个了。贵勇听了也很高兴,接着问哲哲语文考试的成绩,当知道哲哲有8分出了错之后,自然是一番提醒。哲哲问贵勇:“关于颠球和学习成绩,你更关心哪个?”当贵勇说自己关心颠球、希望学习和运动都有进步之类的话后,哲哲没再说话。贵勇由此意识到,很多时候,成人容易犯口是心非的毛病,其实孩子都能体会得到。

整部书都是有类似这样的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没有长篇大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说教,但你在阅读这些小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体悟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哲哲是一个聪明、灵动,充满好奇心和哲学思考的孩子。他很纯净,纯净的让人能够轻易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有丰富的想象力,能让成人世界的思维窠臼在瞬间瓦解;他很智慧,能从对一件事情的反思之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父母的孩子,都是可以像哲哲这样成长的。关键在于为人父母者,是否能够经常检视自己,是否善于不断雕琢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无尽潜能,不要总是把孩子规范在你自己设定好的轨道上,你只需要给他提供适宜的土壤就够了。

 

《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  张贵勇/  九州出版社  2016.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