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馈的重要性

(2016-03-23 06:37:58)
标签:

反馈

动机

认知

改进教学

ppl

分类: 教育漫谈

    (此文发表在《上海教育》杂志20163B期上)

反馈是现代科技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自动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空调、遥控电视、GPS导航等,都是运用反馈来实施调控的典型案例。

反馈也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赫洛克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予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严加批评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结果表明,成绩最差的是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反馈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反馈对学习的作用,具有动机和认知两个方面的效果。在动机方面,如果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就会引起他的满意或者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并进一步影响他的学习动机。在认知方面,学习者可以从对学习结果的了解中,获得有关正确或者错误的信息,成为指导自己今后学习的定向依据。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如果每次都认真批改,指出学生出现错误之所在,并对学生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和点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学习进步也比较快;如果学生不仅知道学习结果的正确与否,还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其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这些都是学习反馈的价值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经常由教师给出。教师出于改进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注重收集并运用有关学生表现的信息,并将所收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有的老师总是抱怨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他们其实不明白,没有时间给予反馈就是没有时间引发学习。当然,教师给出的反馈信息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获得,对学生来说,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得到的反馈信息。

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反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反馈要关注目标的一致性。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评价学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评价目标。教学反馈所关注的当前的学习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比较,从比较中看到学生的优势或问题所在,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当目标具体且具有挑战性,而学习任务复杂性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反馈最有效。

一节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对他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评价,是教师最为常见的教学行为。但现在有很多教师不是依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和目标要求编制作业,而是购买各种教学辅导用书,让学生课后做书上的练习。这很容易导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之间的不一致,学生也得不到恰如其分的反馈,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

第二,一般情况下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很多人喜欢打游戏,有了便携式的智能设备以后,更是随时随地玩上一会儿。为什么大家如此“上瘾”?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即时而且持续的反馈,让游戏者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都接受测验。第一组每天都有学习结果的反馈;第二组每周有一次学习结果的反馈;第三组没有学习结果的反馈。8周后改变做法,除第二组仍每周一次反馈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做法互换,又进行了8周实验。结果前8周第一组的测验分数很高,第三组很低,第二组居中。后8周,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测验分数刚好相反。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反馈必须及时,关于事实性知识的反馈尤其需要及时。间隔太长的时间给予反馈往往会使反馈失去应有的作用。

第三,和分数相比,描述性的反馈更能激励学生。分数、等级,是最常用的反馈,但这些反馈往往不能向学生提供关于问题所在和下一步行动的清晰的信息。描述越是具体,对学生进行描述性反馈时越是善于运用学生熟悉的词汇来保证学生的理解,反馈的效果就越好。

比如说“第二组的同学已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他们的桌面整理的很干净,他们都坐下了,而且很安静。”就比“有些小组已经准备好了”更为具体;“你的解释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主要观点。我要提醒你一点,想想第三句话,看看能否用更好的表述来支持你的论点。”就比“你回答的不错”要具体的多,学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也很清晰。

最后,如果学生能够在安全无忧的环境里开展学习和获得反馈,他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反馈本身,使得反馈更加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