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的声音
(2016-02-12 06:30:11)
标签:
雨的声音自然之声沟通渠道心灵滋养ppl |
分类: 我的心情 |
下雨了。
雨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是无意之中透过窗户观察室外的世界,发现地面潮湿,才明白雨已经下过了。
有一个问题在脑海中闪现:有多长时间没有静听雨的声音了?
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曾经非常仔细地研究过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比如说根据身边事物的晃动情况来判断风的级别;仔细聆听雨敲打房瓦的声音以及落地泥土里的声音,观察点滴雨水慢慢汇集起来形成涓涓细流的过程;用简陋的放大镜观察雪花的形状,研究冬日里冰凌倒挂在屋檐下的景象……大自然的点滴变化,都成为我研究的对象,再结合代代相传的那些谚语,逐渐构建起了自然现象的一些物理图景。
雨,有声音吗?
人们听到雨的声音,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雨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与空气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或者火车,在经过自己的身边时,除了机器本身的轰鸣声,还能听到它们和空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包括机车和空气摩擦的声音,以及机车挤压空气,使空气流动状态改变而产生的声音。雨滴下落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雨滴更开始下落的时候,做的是加速运动,速度会逐渐增大。同时,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会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等到阻力的大小等于雨滴的重力时,雨滴的速度不再增大,开始做匀速运动。对于质量很小的雨滴来说,它刚下落不久,速度还很小的时就已经达到二力平衡,后面保持匀速下落,这样的雨我们称之为绵绵细雨,其在空气中运动的声音频率太低、响度也很小,我们很难听得到。如果雨滴比较大,达到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也会比较大,就会听到与空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沙沙声。
二是雨滴和地面物体相互接触碰撞时所产生的声音。因为所接触的物体不同、速度也各不相同,撞击而产生的声音也不一样,有叮咚声,有淅沥沥的声音,当然也有哗啦啦的雨水倾泻的声音。我曾有在屋檐下、在公交车站的站台、在大树下……躲雨的经历,一边看着雨水飘落,一边聆听雨水击打在地面、雨棚、树叶上所发出的声音,时不时还有零星的雨滴砸在自己的身上,每次都让自己浮想联翩,这飘落的雨、这雨的声音,就是大自然向人类传递的沟通讯息呢。
因为土地资源的有限,因为城市人口的拥挤,很多地方的住宅楼越建越高,一个个家庭也开始离开地面,住进了高楼中。人们在享受居住环境的优美和安静的同时,也常常会丢失很多。比如说雨的声音,就很少能听得见了。除非来了狂风暴雨,雨滴毫不留情地敲打着你的门框,那些和风细雨,如果不用心去感受,是很难感觉到的。我已经有很多次,是在看到潮湿的地面后,才意识到下雨的。虽然雨水先经过自己家的楼层才会落到地面,但因为听不到雨的声音,所以浑然不知雨已经飘然而至了。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经由与他人的互动、与社会的互动、与大自然的互动,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的。人的情感、人的价值观念、人对世界的态度等,也是经由这样的互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当我们割断与自然的联系时,我们原本具有的那份敏感之心就会慢慢地变得迟钝,同时也减少了一条完善自身的路径,这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如果一个城市的每个人都如此,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其实就是住在高楼,也还是可以聆听雨的声音的。一方面不要用物理方式将自己封闭的太过牢固,要经常打开门窗,让大自然的气息能走进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要涵养自己的心灵,让那颗浮躁的心安静下来,呵护它的那份敏感度,用心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听,那雨的声音,多么美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