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的科学突破奖颁发

(2015-11-12 06:49:20)
标签:

科学突破奖

中微子震荡

王贻芳

物理新视野奖

ppl

分类: 海外短波

2016年的科学突破奖颁发王贻芳(中)与其他几名获奖项目首席科学家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不仅获奖成果的科学和社会意义巨大,而且奖金也不菲,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大奖。不过在2013年,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勒新设立了一个奖项——“科学突破奖”,奖金高达300万美元,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

该奖项除了尤里·米勒出资外,谷歌联合创办人谢尔盖·布林和安妮·沃西基、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夫妇、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夫妇等也联合出资,每年评选出基础物理、生命科学和数学三大突破奖,奖项分别为300万美元;数学和物理两项新视野奖,奖金分别为10万美元。今年新设立青少年挑战突破奖,奖金25万美元。

与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同,“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并不特别要求对理论进行实验求证,更注重奖励那些对物理学进步有推动作用的发现和预言。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2016年的科学突破奖118日晚间在美国圣何塞的美国航天航空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举行颁奖典礼。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研究员、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陆锦标教授及大亚湾中微子研究团队获得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他们将与日本KamLAND合作组、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台等5个在中微子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研究团队,共同分享荣誉,并平分300万美元的奖金。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科学突破奖。

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籍的物理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他们获奖的理由就是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从而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中微子振荡是一个量子力学现象。最早由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于1957年提出。中微子振荡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大气中微子振荡、太阳中微子振荡、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和加速器中微子振荡。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瑟·麦克唐纳和梶田隆章,就是分别奖励他们在大气中微子振荡、太阳中微子振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在反应堆中微子振荡方面,做得最好的是中国。2012年,位于中国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如果把三中中微子简称为“1”、“2”、“3”,在对振荡的研究中,“12”、“23”的模式已被阿瑟·麦克唐纳和梶田隆章的实验所证实,最后这“13”的第三种振荡之谜,由中国科学家推开大门。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没有将中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纳入其中,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将基础物理学奖均分给5个中微子研究团队,或许是对今年诺贝尔奖的一种“补遗”。王贻芳研究员和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陆锦标教授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主要完成人,也是这次的主要获奖人。

王贻芳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被丁肇中教授选中,赴其领导的L3实验深造。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工作。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后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在国内中微子研究领域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他率先提出了中微子研究项目,并带领团队先后从大亚湾实验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实验中进行中微子物理性能的探测和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目前,以王贻芳领衔的科研团队正努力发挥大亚湾实验设计的最大能力,不断提高数据精度,预计到2020年左右可以获得中微子震荡第三种模式的最准确数据。同时,江门中微子实验也在紧张建设中,将于2020年开始启用,希望能够测量出中微子质量顺序。

除了王贻芳获奖之外,物理学新视野奖也由两名华人科学家获得,他们分别是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傅亮,以及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祁晓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