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贺北虹之春第30届艺术节举行

(2015-05-29 06:39:30)
标签:

北虹之春

全面育人

个性发展

艺术课程

ppl

分类: 校园一瞥

祝贺北虹之春第30届艺术节举行《文汇报》专题报道

    (以下文字摘选自527日的《文汇报》)

如果说,圣芳济是北虹诞生的标志,那么,北虹之春,则是北虹特色的形象。圣芳济,宣布了一所学校的存在;北虹之春,彰显了一种特色的生命。

北虹之春,这是学校立足传统的传承之光

北虹之春,这是奠基全面育人的办学之虹

北虹之春,这是发展办学特色的艺术之旅

北虹之春,这是成长艺术新苗的沃土之地

北虹之春,是学校奉献给学生的成长能量;

北虹之春,是园丁哺育给学生的艺术营养;

北虹之春是学子称呼于母校的崇高荣誉。

在这里,北虹之春源于学校,源于艺术,源于育人;

在这里,北虹之春绽放青春,绽放年华,绽放梦想。

 

时势成就了学校,当1874年的一缕曙光冲出地平线时,一所教会学校横空出世,这就是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的前身——圣芳济学院。

融中西文化于一体,是北虹的显著特点。一百多年来,北虹的教育凸显忧患、乐道、和合、人本的四大特征,蕴涵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笃行精神,故而人才辈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优秀的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熏陶,让更多的学子充满理想、充满情趣、充满优雅地走向社会,培育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原邮电部长刘立清、原香港政府副政务司长陈树青、香港著名实业家何鸿章、中国戏剧先驱朱穰丞和著名电影导演郑洞天等一批优秀人才,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立艺术为办学之柱,是北虹的鲜明特色。北虹将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育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不断提升艺术教育的质量,在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上做文章,在发展学生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上谱诗篇。学校有着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艺术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陈蓉、张蒙晰、马伊琍、孙俪、董蓉蓉和汪嘉琪等一批节目主持和影视明星,他们相继走向银屏、走近大众。在学校艺术氛围的熏陶下,更让人欣慰的是从北虹出来的学生都具有品鉴艺术的能耐。

在北虹特色办学中,不能不说到北虹之春散发出来的青春之气、常青之恒和艺术教育之虹。198653日,北虹之春以艺术汇演形式,绽放了第一春。随后,每年的四五月份,北虹之春都会如期而至,成为学校呈现艺术教育的盛典,成为学生展示艺术的嘉年华。如今,时光流淌至2015年,北虹之春,仍然魅力无穷,艺术之常在,教育之常青。

历经30年,时光作证,史事作证,北虹之春,越开越有生气,越开越有奇葩,越开越有章法,她缘何能经久不衰?为何能根深叶茂?何以能催化成长?这是因为北虹之春,已渗入北虹的身驱,涌入北虹人的血液,成为北虹优质育人的生态。

 

以育人为主旨:北虹之春经久不衰的艳阳天

与其说,北虹之春是北虹艺术教育的花朵,倒不如说是北虹全面育人的常态。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播与传承,更是人格力量的强化和艺术的砥砺。倘若您有机会走进北虹,或是有机会成为校园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您一定会被学校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在这样一所有着140年历史的百年老校的血脉中,流淌着以文化建设来塑造与感染学子的优良传统,同时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学校不断调整与更新文化建设的内涵,从而让一代代的北虹学子能深切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感召力。

北虹艺术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圣芳济时代,学校的铜管乐队就闻名遐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的铜管乐队就在华东六省一市比赛中获奖,校合唱队多次获全国高中合唱比赛上海赛区一等奖,许多学生的美术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入艺术院校深造。

随着时代的变迁,北虹对育人的定位越加清晰与坚定。搭准时代发展的脉搏,遵循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北虹在制定《学校章程》时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创建育人为本、特色鲜明、设施先进、运行高效、民主开放的现代有效学校,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积极的公民;品鉴艺术,有美学视角的生活者;追求卓越,能适应未来挑战的终生学习者。北虹对办学的诠释,概括了对教育、对艺术以及教育与艺术联系的认知与理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成功举办了30北虹之春艺术节,创建了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彰显了艺术教育成效。

30届的北虹之春,离不开一批优秀的艺术教育专兼职教师,他们术有专攻,敬业爱岗、思想境界高,热爱艺术教育,他们聚合教育智慧,精心设计,同伴合作,创造性地开展艺术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特有的育人功能,引领北虹学子沐浴在书香中,浸润在墨海里,徜徉在艺术的殿堂中,让学生崇尚艺术,追求高雅。

30届的北虹之春使北虹人深刻地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契合北虹的培养目标。学校以北虹之春艺术节为载体,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不断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成为善良美丽、热爱生活的人。

如今,每年一度的北虹之春艺术节,使北虹学子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领悟深深扎根在心中,艺术育人的价值也已悄然引领着学生们走向人生的更高目标。

北虹之春,因为有了全面育人的支撑,才有了艳阳高照的气象。

 

以体验为主题:北虹之春磨砺成长的大舞台

与其说,北虹之春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载体,倒不如说是学生体验、展示艺术才华和个性发展的大舞台。

北虹之春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实践活动为载体,启发学生的思索、体验、感悟和升华。

班班有歌声比赛、摄影书画美术作品展,歌舞专场、器乐专场、戏剧小品专场……一年一度的北虹之春艺术节内容丰富多彩,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在以戏剧盛宴,青春体验为主题的第28北虹之春艺术节上,高一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投毒记》,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结尾设计巧妙,让人捧腹之余,又产生深思。高二学生以校园生活为背景创作演出了《钟楼魅影》,表现了北虹学生积极进取的风貌,也流露了同学们的爱校之情。闭幕式上,学生演出了《雷雨》、《威尼斯商人》等经典剧目的片段,自编自导自演了校园歌舞剧《DreamHigh3》,向社会展示学校艺术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在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北虹之春已经步入了30个春秋,每一届的艺术节都带给学生们以欢乐、惊奇和享受,每年的艺术节闭幕式已成为北虹师生共同期盼的艺术盛典。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北虹积极探索教育资源的拓展与整合。引进来,借助专业力量,丰富学校的艺术课程资源:2013年北虹与上海戏剧学院、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加强合作沟通,结成共建合作关系。上海戏剧学院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走进北虹课堂,对青春剧社的同学进行艺术表演指导,令喜爱戏剧的同学获得非同一般的体验和收获。走出去,将课堂延伸到校园之外,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参观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等艺术场馆,感受色彩与造型的夺目魅力;走进话剧场、音乐厅,聆听文字与音符之间律动旋律;参加社区文艺表演,为文明城区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赴香港圣方济学校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艺术教育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也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潜力被充分调动挖掘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一批以青春剧社为核心的学生艺术社团,也创作出一批具有北虹特色的学生作品。2012年,校园剧《DreamHigh2》参加上海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园剧/课本剧专场荣获中学组二等奖。2013年,通过艺术专修课程学习,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神医》,参加虹口区第二十五届学生欢乐艺术节戏剧比赛专场高中组一等奖。同年12月在演绎名家经典,飞扬青春梦想上海市中学生鲁迅杯课本剧大赛中,青春剧社的作品《小镇故事》在30余所参赛学校中脱颖而出,经过预赛决赛的激烈角逐,荣膺二等奖和唯一的一个最佳编导奖;2014年,该剧又荣获《上海市学生戏剧节校园剧/课本剧》专场高中组二等奖。2014第二届上海市中学生话剧展演季活动中,学校的原创校园音乐剧《DreamHigh4》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等三项大奖,并赢得组委会的一致好评。缪斯同学荣获2014年上海科普公益广告大赛平面设计(业余组)一等奖。

北虹之春催化成长,是因为有艺术实践的多重体验与磨砺。

 

以课程为主线:北虹之春根深叶茂的沃土壤

与其说,北虹之春是学校艺术活动的红花呈现,倒不如说是学校艺术课程的翠绿满园。

校长张峻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学校特色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作为上海市一期课改试验基地和二期课改研究基地,多年来,北虹始终坚持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落实艺术教育的各类课程,将艺术教育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学校艺术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计划,各年级按相关规定开足、开齐艺术欣赏等艺术课程。学校十分重视相关学科的美育渗透,并组建了合唱队、话剧社、文学社、创艺社、虹舞团、动漫社、摄影社、学生电视台等艺术社团,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满足了学生对艺术较高层次的需求,也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

近几年,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根据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北虹进一步明确将戏剧作为学校艺术特色发展的方向,并着力于以教育戏剧为抓手,以艺术专修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之中。

上世纪90年代,北虹就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重点联系学校。近年来,学校又与上海戏剧学院签订了艺术人才一体化培养合作协议,成为上戏戏剧教育进高中课堂的协作单位。2012年,学校创建北虹教育戏剧工作室,挖掘学校现有资源,依托高校资源,开发和建设北虹高中教育戏剧课程。2013年学校开发并成功开设经典诵读、舞美设计、台词表现、剧本的改编、微电影的创作体验、艺术表演初体验等多门艺术专修课程。这些课程以不同内容、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学校的艺术专修课程面向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它日益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为进一步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创造条件。

硬件设施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有力保障,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隐形课堂。在虹口区政府、区教育局和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的关心下,北虹改扩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久的将来,包含北虹剧场在内的艺术体验中心将呈现于新布局的校园内,为未来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坚信只有加大对软硬件的建设与投入,校园文化之树才能常绿常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