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528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2015-04-19 06:43:09)
标签:

儿童中心论

经验改造论

教育即生长

做中学课程

ppl

分类: 读书评论

——再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有感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以及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有人说,即使西方教育思想史的著作全部被烧毁,只要保留下来了这三本书,损失是不大的。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雷明在《学校的变革》一书中对《民主主义与教育》作过这样的评价:“人们认为这本著作是自卢梭《爱弥儿》问世以来对教育学所做的最显著的贡献。……他把教育学上进步主义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谐地合进单一而又范围广泛的理论之中,并赋予它们统一性和方向性。”

本书共26章,分三大部分。1-6章从非正规的教育谈到学校的兴起,概述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效用,指出了当前学校的严重缺陷以及改革的方向;7-23章研究了民主主义社会所包含的思想及其运用到教育中所做的种种努力,阐明教育在向年轻一代传授知识和经验。培养其品格时的作用。涉及民主的概念、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教育中的思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的设置等等,并对课程、教材、教法作出了新的解释;最后的3章探讨了实用主义哲学的性质,并从认知哲学和道德哲学两方面对前面探讨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一、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

杜威的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他抓住了美国传统教育的三大弊病:教育脱离社会,教育脱离儿童,理论脱离实践。杜威是在如下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哲学的。

第一,儿童中心论

儿童是教育的中心,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杜威强调,教育要从儿童的兴趣、经验和个性出发,而且学校应是儿童学习的地方,也是儿童自由生活、增长社会经验的地方。要培养儿童的积极性与独立精神;要突出“做中学”,打破校内与校外相隔离的弊病,逐步实现学校与生活的统一;主张让儿童自由成长和自然发展。

第二,经验改造论

经验改造论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连续统一体;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经验;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经验方式。在杜威看来,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从经验、即从个人生活的经验出发,围绕经验进行教育的过程或活动。另外,杜威从生物学的角度提醒我们,经验是人与环境的感受与施为之间的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单纯的活动并不构成经验,只有当我们对事物的作用与我们所享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后的联系时,才会形成经验。

第三,教育即生长

这是杜威对达尔文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引申和发展。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充了“生长”概念的内涵,强调生长是从一个未成熟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状态,教育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杜威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反对把生长看作有一个目的,它本身就是目的。

二、杜威的几个教育观点

作为西方教育里程碑式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研究讨论了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在一篇很短的文章里进行全面的阐述是不可能的,这里仅选择其中的几个观点做些讨论。

第一,教育是什么?

每一个教育理论家,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杜威认为,就个人而言,教育是发展个人能力、熏染个人的意识、形成个人的习惯、锻炼个人的思维并激发个人感情的过程。就人类而言,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需要。就社会而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手段。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教育就是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群体中单个成员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由生走向死的事实,决定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人的整个生活过程都同时也是教育的过程。“从教育产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生活。没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从何谈起。”

学校是特殊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会通过个体的各种活动来塑造其行为的知识能力倾向和情感倾向,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成人有意识地控制儿童接受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他们在学校里的环境。要通过学校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之中的不利因素,以免影响儿童的心智习惯。要善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不要让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对抗影响到孩子。

教育是通过经验的重组来实现生命成长的。这一点前面已有讨论,这里不再展开。

第二,“做中学”课程

杜威对于课程的看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知识积累很快,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将所有知识学完。因此要改变现有的知识记忆式的课程设置方式,注重实践的、联系的课程建设,“教学生从宇宙本身求学问。”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通过教育。“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要求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把学问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头就融为一炉,并且大家都一样。”

基于上述两点认识,杜威强调要结合儿童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来设置课程、安排教材。他认为现实中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是从人类文化的宝库中精心挑选提炼出来的,看上去非常精致,但远离儿童生活的实际。“教育上的教材首先由供给现在社会生活内容的种种意义所构成”,由于社会生活发展得更为复杂,因此对这些材料要加以特别的表述和组织。为此,他拟定了一套游戏和工作相结合的,即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教材。学校的任务就是创设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第三,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谈教学方法的情况,杜威对此进行了批判。杜威认为,“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脱离具体的经验情景来讨论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还会让学生把方法变成枯燥的常规,机械地沿袭指定的步骤,影响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杜威强调,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使用他自己的力量,这种自己的力量就是指个人的方法。下列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方法的有效性,即直截了当的态度、是否虚心、是否专心、责任心。这四个基本因素是优良的个人方法的必备特征。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受时代背景的限制,杜威的教育思想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过于强调经验的价值,削弱了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认识,“做中学”的教育实践,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强调教育无目的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难实现的。再次,教育即生长的论述,过多强调了生物层面的生长。等等。

但瑕不掩瑜。在今天的话语体系中,经常会出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这两个词汇。传统教育理论主要指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指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由此可见,杜威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民主主义与教育》 []约翰·杜威/  陶志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