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支教的特级教师谈心
(2014-11-17 06:47:45)
标签:
特级教师郊区支教座谈交流专业发展ppl |
分类: 会议纪要 |
今年我区8位教师荣获上海市特级教师荣誉称号,让虹口区教育领域的领军人才壮大了许多。根据市教委的要求,其中的四位教师将到郊区支教3年,以加强优质资源科学配置,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月份,这四位教师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已经分别到青浦、嘉定、闵行、宝山的学校报到,开始了在郊县的教育工作。
四位教师在郊县的工作状况如何,在生活等各方面是否存在困难,教育局对此也非常关心。11月13日,局党政主要领导约请四位特级教师以及所在单位的领导座谈,交流在新岗位上工作的感受和体验,了解情况,倾听她们的心声。会上,四位特级教师分别介绍了在新岗位上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所在学校的领导也表达了对她们的期望以及关心的举措,党工委书记潘慧琴也就如何做好支教工作提出建议,并对特级教师所在学校的党组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听取了四位特级教师的情况介绍之后,我也谈了几点想法:
第一,要统筹兼顾
外出支教很辛苦。一方面是路途上的辛苦,每天很多时间在路上,无论是乘坐公交还是自己开车,都需要提早贪黑,对自己的身体是一大考验;另一方面是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对象,需要自己花费不少精力去熟悉当地的教育文化,了解运作的机制,并让自己融入到这个环境之中。因此,要把自己照顾好。
根据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在三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全职工作在郊区,因此派出学校不要再分配具体的工作给四位特级教师。要给她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她们安心在郊区工作。当然,每个特级教师本身还承担了一些项目研究,有些还是市级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不能放掉,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如果不矛盾的话还可以拓展到郊区去做,让更多的教师通过项目研究受益,这也是支援郊区教育发展的内容之一。
苦和累,是成为特级教师之后工作和生活的“新常态”,大家因为有支教任务,对这份苦和累会有更多的体会。但我相信,也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的成长会更加快。希望大家能够妥善处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事情,统筹兼顾,合理分配好时间和精力,既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又确保身心健康。
第二,善搭设桥梁
每个区的教育,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大家所到的这四个区也是如此。市教委安排大家到这四个区县去支教,给大家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可以实地考察当地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为我所用,促进我区的教育更好发展。
因此,四位特级教师到郊区去支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并善于搭设桥梁,让自己单位的教师、甚至组织我们区其他学校的相关教师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讨教。
我们总感到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大,学校教育固步自封,甚至还怪罪教师缺少改革的动机、缺少改革的办法。其实教师改革的愿望是强烈的,我们所缺的,常常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出去看一看别人是如何做的,教师获得了顿悟,回来之后自然就会做出改变,而且还会做出自己的特色来。而要做到这一点,“搭桥”是很重要的。
第三,有更高要求
特级教师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对各位学科素养、研究能力、课程教学特色等的充分认可。但评上特级教师只是教师生涯一个新的起点,大家一定要保持继续奋斗的勇气和激情,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推动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
在9月份召开的全区特级教师座谈会上,我对特级教师提出了6点建议,这里不再赘述。市、区两个层面,都为特级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平台,包括正高教师的评审、学科高地建设、特级教师的团队发展计划等等。大家要继续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将原有的特色做强,并积极融入到上海教育改革的热潮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发展自己。
经验的辐射,也是特级教师的主要职责。你们这次到四个区,本身就肩负着经验辐射的重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习,注意积累,不断地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梳理总结成文,通过各种跟媒介予以发表,让更多的同行分享成果,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