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14-08-28 07:03:39)
标签:
扁平化做事三要素四个关键词综合改革ppl |
分类: 课程教学 |
26日的虹口区中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也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要点如下。
一、用动车的方式推动改革
孙磊副局长刚才的工作报告,代表了教育局对中学教育工作的思考,我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上午复兴陈永平校长强调的教育管理从“火车头”到“动车组”的转型,强化扁平化的教育治理,这样的理念我很赞同。
我们强调打造专家型的教育团队,其中的一个要义就是要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改革如此艰难,靠几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形成动车组,大家齐心协力朝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奔,虹口中学教育的深化改革的目标就会更容易实现;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职员工都形成动车组,一定会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用动车的方式推动教育改革,有三个关键词:激情、责任、信任。对此,在座的每个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都可以做出很好的解释,我就不多说了。
二、做好一件事情的三要素
要将一件事情做好,大体有三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路径,三是载体。
请大家关心即将开始的新学期,上海市基础教育领域的几项大动作:一是小学起始年级将全面实施“零起点”教学,其背后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体现着减负增效的具体举措。如果说减负增效是方向,路径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那么载体就是“零起点”。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将推进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现在市教委已经给出了时间表,2014学年“先行先试”,2015学年“全面推行”,2017学年形成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的新格局。其背后体现的是教育均衡发展,是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以此来体现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现象。三是在高中学段大力推行的特色学校建设,伴随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推进,这一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背后是真正落实“目中有人”的教育,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将三个学段的三件大事(减负增效、教育公平、以人为本)放在一起来看,我们这几年一直倡导的绿色生态教育与市教委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在这一新的改革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方向,选好道路,找准载体,踏踏实实地实践。
三、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年年初,我们确定了2014年虹口教育的四个关键词:改革、均衡、质量、效能。半年多来,围绕着几个关键词,全区上下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让全区教职员工精神振奋,干劲倍增。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抓住这四个关键词,积极稳妥地推进虹口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新的学年,我们将迎来上海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时代;在新的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国家的发展都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旋律,贯穿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改革很难,难就难在观念的转变、对习惯的革新;改革很有风险,因此导致很多人不愿先行先试,以免身心受挫;改革势在必行,这是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国家的希望所在;遵循规律的改革,会释放新时期的红利,让每个参与者受益。
前段时间,翁铁慧副市长到虹口调研教育和卫生事业,对虹口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了虹口教育在推进全市高位均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但我们心里要明白,追求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是一件永无止境的征程,在新的时期会有新的难点等待克服。前面所说市教委启动的教育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就是促进教育均衡的新举措。我区在此方面有很好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小区、小学和幼儿园的总支管理模式,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现在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其向集团化、学区化的方向转型。
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都在关心的大事。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在两件事情狠下功夫:一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走进学校,融入学生;二是加大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可能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做。
不断提升办学的效能,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办尽可能大的事情,减少教育实施过程的中资源浪费和无谓损耗,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虹口的经济基础还不够雄厚,虹口的土地狭窄,可动用的物质资源也不丰富,但我们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需要我们勤俭节约,用好每一分钱,发挥好每一种资源的效益,发挥出每个人主观能动性,共同将教育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