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生态教育
(2014-03-19 07:01:10)
标签:
绿色生态教育教育改革和谐关系丰富经历ppl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践行绿色生态教育理念,创设并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学校走上轻负担高效益的发展之路,是虹口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要求,并写入了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之中。近日,虹口区区长曹立强在《上海教育》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绿色生态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建设绿色生态教育的三个着力点。文章的内容如下:
以建设绿色生态教育为抓手,推动虹口区义务教育在高位优质基础上的均衡发展,是虹口区政府的战略思考。绿色,是学校教育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生态,是在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学校特色多元发展的整体样貌。虹口区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推进此项工作。
一、坚持不懈深化教育改革
中共虹口区委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非常重视, 于2013年确立区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在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进、教育质量评价、人才流动机制、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经费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改革的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虹口区政府正据此制定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方案,落实各项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学校走向轻负担高效益的发展之路。
二、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宗旨,关系是教育的纽带。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区教育局制定了《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营造充满关爱的氛围、创设互相理解的环境、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形成彼此尊重的文化、探究提升自信的方法、提供广泛参与的机会等途径,努力营造师生互相信任、校园文化浓郁、家校互动密切的和谐生态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为虹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新的动力源。
三、丰富学生多元学习经历
加大部市合作项目“电子书包”的实验和推进力度,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教育改革提供鲜活的经验;借助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的建设,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建设传统文化研习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科技实践活动中心和精武体育中心,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环境和土壤;积极推进学校少年宫、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发挥中共“四大”会址、鲁迅纪念馆、上海市邮政博物馆等教育基地的作用,丰富学生多元的学习经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基。
建设绿色生态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将“咬住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地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