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自主搞科研

标签:
虹口教育青年教师项目引领成果汇编ppl教育 |
分类: 校园一瞥 |
——项目引领虹口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首批35项成果汇编成书
本报讯
据了解,虹口教育系统公办学校中40岁以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占比为52.5%,承担着大量的教育教学任务,教科研相结合,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十分必要。《项目引领下的青年教师发展性培养的实践研究》是由区教育局党工委主持的市级研究课题,首批35个子项目全部由青年教师负责实施。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现已全部结题,且成果喜人,一大批原本默默无闻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科研、管理的前台。
对准教学问题开展科研攻关
“项目”的概念,常用于工程,用在教学上,似乎不多见。事实上,区教育局党工委3年前开展这项工作时,参与项目申报的青年教师大都是一头雾水。至于科研,不少老师则坦言,觉得那高深莫测、高不可攀。在区教师进修学院专家组的悉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有了“项目”意识,对科研也不再生畏,直接对准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科研攻关”。
女生学习物理真的比男生差吗?长期以来,高中女生对物理学习望而却步,在高考加试物理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仅占两到三成。复兴高级中学物理老师陈盛将此作为课题,开展了《高中女生物理教法实践研究》,针对男女生在洞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的差异开展互补教学,他甚至根据班上9位女生的不同性格,逐一开展个性化教学。一个学期后,女生成绩提高明显。期末考时,女生平均分反而超出男生4分,“可见只要适时引导,强化信心,因人而教,女生也能成为物理学习的强者。”
项目为成长导航
在3年的时间内,35位项目负责人既是被培训的对象,也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不少老师表示,在项目的研究实践中逐步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项目的引领下从一个教书匠逐步转型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南湖一分校的陈岚老师说,项目让自己进入一种研究状态,从而改变教学行为,让它不再只是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而是充满挑战和征服的进取之旅。
分层作业,的确有助于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但分层后如何避免“低层”同学的自卑情绪?虹口实验学校的林海老师在自己的项目《基于个性设计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研究》中找到了答案,摸索出了一套“隐形”作业分层法,也就是将传统的“高、中、低”套餐式习题分为基础部分和挑战部分,激发所有学生在完成基础部分后,向高一难度题目“闯关”,完成作业的总时间控制在50分钟,既巩固了知识点,也保护了较低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令人欣喜的是,项目让一大批原本默默无闻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科研、管理得前台。首批35位项目负责人中,26人共获各级各类奖项112项,22人次在市、区科研领域比赛中获奖。3名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了高级教师的评定。据介绍,第二批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目前已进入培训与实施阶段,有41个优秀项目方案成为正式的子项目,多位在首批子项目中的普通成员,现已成为第二批子项目的负责人。(禾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