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蝉趣

(2013-07-18 06:50:29)
标签:

酷热夏日

蝉鸣

捕蝉

童趣

ppl

分类: 我的心情

在这酷热的日子里,想起了孩提时代的夏天捕蝉的事情。

蝉是一种吸食植物的昆虫,通过像针一样中空的嘴可以刺入树体,吸食树液来获取养料。雌蝉通常用尖锐的产卵器将卵产到木质组织里,幼虫孵化之后便钻入地下,靠吸食树根内的汁液生存。在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蝉都生活在地下,最长寿的“周期蝉”生命长度达到17年,其中爬上枝头鸣叫也只有一两周的时间。就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完成脱壳、交配、产卵等传宗接代的活动。

夏天捕蝉,有几种途径:

途径之一在树下寻找即将破土而出的蝉蛹。蝉蛹大多在夜里从土里钻出。在出土之前,会有一个个不太明显的小孔,而这就是我们捕捉的线索,将那小孔挑开,经常可以抓个正着。当然,判断哪些小孔下面有蝉蛹,也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的,有的孩子在不长的时间里可以挖出很多蝉蛹来,也有的人挖了半天都劳而无功。

途径之二是夜里借用手电筒在树上捉刚爬上来的蝉蛹。蝉蛹从土里出来之后,因为生存和繁衍的本能,一定会设法找到一棵树爬上去。蝉蛹多生长在树周围的土地里,也是生存的需要。爬上去的蝉蛹,要经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蜕皮,但蜕皮之后并不能马上飞翔,它还需要倒挂着通过体液的压力使其双翼展开,让双翼从柔软变得坚硬起来。在这个阶段,如果这只蝉正好被手电筒所照到,自然就成了“战俘”了。

途径之三是捕捉在树上鸣叫的知了。蝉在脱去外壳之后,会尽量往树的高处爬,以便躲避自己的天敌。但蝉的雄性成虫腹部有一个内外开合的圆盘,通过其高速运动而产生鸣响。蝉鸣主要有三个用途:与同伴交流、吸引配偶、受惊吓的警戒。夏天听到的蝉鸣,大多数是雄蝉求偶的信号。正是因为这样的鸣叫,暴露了它的位置,成了孩子们捕捉的目标。

怎样捕捉呢?爬树是很危险的,特别是知了常呆在树梢等位置,这些枝干经受不住人的体重;即使经受的了,人爬树的动静也会让知了受到惊吓而飞走。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找一个长的木杆(竹竿),采用“套”或者“粘”的方式来捕捉。所谓“套”,就是从马尾巴丛中拽下一根马尾毛,做成一个活套安装在木杆(竹竿)的前端,从知了的头部往下套,即使知了感知到了危险,准备往上飞走,也会正好钻入马尾套中,被套个正着。所谓“粘”,就是用面粉调制成黏糊糊的面筋,粘到木杆(竹竿)的上端,然后慢慢地向知了的翅膀靠近,一旦被粘上,知了很难逃走。有时会出现知了挣扎着飞起来的情况,但因为翅膀上有面筋,失去了平衡,最后还是会落到地上。

炎炎夏日,对孩子们来说,聆听蝉鸣,甚至去捕捉蝉蛹、知了,应该成为夏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这样的经历,想必也是一种遗憾。但在今天的城市里,我们还能感知到蝉的鸣叫,还会有机会去捕捉知了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树下不见了泥土,代之而来的是瓷砖或者水泥,蝉蛹生命的通道没有了;不断喷洒的农药,在杀死树上的虫害的同时,也将蝉一并杀死了;我们周边的树种在不断地减少,蝉最喜欢寄生的植物如槐树、梧桐、榆树、杨柳、悬铃木以及柑橘、苹果、梨等果树在城市里也逐渐消失,压缩了蝉赖以生存的空间……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晚上在城市的道路上散步,走在灯光交织的婆娑树影下,很想聆听那久违的蝉鸣,但除了各种机动车辆的轰鸣、商店广告的喧闹以及嘈杂的人群声,就是听不到蝉的音讯。

杨万里在《桃园仲夏夜》这首诗中写道:“大人摇蒲扇,小儿捉蜻蜓。树上蝉自鸣,随你听不听。这样悠然自得的生活景象,还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再现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