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教师培训记事

(2013-07-03 06:55:24)
标签:

暑期培训

课程设置

实效性

侯茜

ppl

分类: 校园一瞥

暑期教师培训记事选自侯茜的体验教育博客——暑期培训:试试我的降落伞……

在前几天的“六月记事”博文中,提到6月份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从29号开始,启动全区的暑期培训。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好,从4月份开始,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就开始策划培训的方案,努力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教师的培训由区级统一要求的培训内容和学校特色培训课程组合而成,区级层面的培训分两个部分:一是观看专题录像报告,由我主讲“绿色生态教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并邀请思来氏的张韫先生给全体教师介绍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变化;二是学科教研员分学科组织的专题培训。学校的特色培训课程由学校设计,报教师进修学院审核。

相比现场报告,看录像是比较枯燥的,因为无法和讲座人进行互动,这可能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但我们没有容纳全区教师的会场,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学校里观看学习。这两天通过博客以及一些教师的交流,看到、听到了一些对录像报告的评价,让我悬着的心放下来不少。能够引发教师的一些思考,就有可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虹口建设“绿色生态教育”的梦想就有实现的希望了。

下面是新市学校侯茜老师的一篇博文,讲述了暑期培训的一些感受。她已经连着写了三篇,这里转载的是她629日的第一篇博文。在此文的最后,侯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会很方便解决的,回头通过网络将PPT发送给学校,只要下载即可。

 

“绿色生态教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观后感

上午,虹口区基础教育系统各自在学校进行了暑期培训的第一课,收看了教育局局长常局“绿色生态教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的讲座视频。

精简了1个小时的讲座非常深刻、精彩、难忘。本讲座主要向我们基层老师传递了虹口教育人在教育转型期到20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创建绿色生态教育,绿色生态学校。这样的顶层设计与改革的路线图是什么?具体路径怎么走?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什么?常局在讲座中通过践行绿色生态教育的三个着力点:“深化课堂改革、构建和谐关系、丰富学生体验”等做了论述,基本上每个讲解的标题都是通过类比、有趣的个案、案例来诠释的。非常实在、精彩、富有启示。对此,结合常局的报告,我有几点很深的学习体会。

第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有课程整合意识

常局在报告里提出通过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来深化课程改革。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赞同的。看得出,这三块中课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恰恰在一线教育中,很多老师认为这和他个人关系不大。用课程来教,用课程考试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符合国家规定、符合二期课改的规定就OK了。从来也不会想到课程建设是自己的事。怎么说呢?也打个比方,在这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说以前一个小孩偷了人家的东西,被带去见法官,法官问小孩:“你偷了人家什么东西?”小孩怯怯地答:“一根绳子”,那法官一听就觉得好奇,继续问:“偷根绳子就把你带到这里来了……”那小孩吱吱呜呜答:“绳子后面还有一头牛……”呵呵,联系到教育教学,只是打个比方,课程就好比绳子,老师只看到绳子,至于绳子后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多少教师去细究的。但通过今天的视频讲座,我们认识到,要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完成课程标准和目标,更需要深入学习、深入细究,研究课程整合就是课程建设。当然,通过这个讲座,我们也了解和知道如果编写校本教材,我们可以怎么去做、去实践,非常棒。

第二、构建和谐关系不仅仅是完成教学,而是人类生存的互动需要

“关系第一,学习第二”,对于这样的观点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也能真切感受到它的重要性。但今天的视频通过了一个问题“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由此展开让我懂得了背后的道理。原来信息传递给别人后,通过自我系统进行部分屏蔽,然后才到达元认知系统。所以信息一旦是他人喜欢的感兴趣的,那么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所以关系的互动很重要。正如常局所说,我们要叫学生遵守规则,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从来没有告知学生,这是我们一线教师比较缺乏的认识和能力。

“温馨、情趣、有效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建立良好的关系,爱、理解、对话、尊重的课堂。

通过今天的讲座,从大的视角意识到互动是人类本能的需要。如果从马斯洛的需要来说,互动展现的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看来原先的认识还是比较狭隘的。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能从人格上平等对待学生。

第三、教师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改变

今天的视频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常局在这里用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公式:C=(K S)A的平方(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打幂次方)C是能力,K是知识,S是技能,A是态度。这说明了能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态度的大小。“态度从何而来,真实的生活体验”多有哲理啊。我们经常听到有老师和家长反映,这个孩子他学习态度有问题,既然你态度不好,所以学习成绩上不去;既然你态度不好,我就罚抄到你下次不敢不认真;既然你态度不好,我就更不让你去休息;乍一看,针对态度做了态度的矫正,殊不知,啊,路越走越远……我们也从来不会说,我给学生的学习体验太少了,所以,为什么孩子对待学习态度、作业态度不好,是因为他有不好的体验,体验到了学习的枯燥、作业的无趣。原来,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原因。汗颜!今天的讲座在这一点上启发了我们从学习的经历入手,创造更多的丰富体验就可以改变态度,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这也让我想起了心理学里经常说起的“就事论事解决不了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

……

总的来说,一次非常有收获的学习,最后,校长也有感而发,对我们进行了他学习后心得体会的即时交流。

当然,常局最后也说到了,任何的外力都只是推力,内在要有驱动力才是根本。一切的一切只要愿意去尝试、改变,虹口教育的梦一定能实现。老师们,我们摈弃“心理木桩”了吗?准备行动了吗?

(不过,也想提个小小的要求,讲座的质量是非常高的,但后期的剪辑效果不是很好,有句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我们有的老师想抄写PPT上的文字,来不及,总是一闪就过去了,有时用手机拍下都来不及。希望能进步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