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玉兰绽放时

(2013-04-10 06:24:58)
标签:

白玉兰论坛

学生权利

尊重

ppl

教育

分类: 我的心情

再过一会儿,第二届“白玉兰论坛”即将开坛。

首届论坛是在去年5月份举行的。当时就有几位热心的朋友问我,既然叫做白玉兰论坛,为什么不在玉兰花开的日子里举行?白玉兰花是上海的市花,白玉兰花每年在上海绽放的时间基本上是在3月份。我们很想将论坛举办的时间与白玉兰花开放的时间相匹配,但2月份新学期才开始,在很短的时间里筹备一个让大家都感到有质量的、值得参与的论坛不容易,所以,虽然努力将时间往前提,今年还是排到了4月份。上海的白玉兰花已经开过了,但北方一些地区的白玉兰花正是当开之时,也算仍在花期之中吧。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白玉兰论坛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是论坛的参与面更加广泛。

除了本区的校园长、教师的积极参与之外,本次论坛还将有上海市各区县教育局中小教科的科长、各区县教研室的主任、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校长、部分学校的教师代表等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学生应有的权利,思考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河南、云南、浙江等地有50多位校长和教师亲临现场,让我们论坛的影响面更加广泛。安徽、北京、山东等地的一些校长和老师也通过各种形式询问网络直播的途径和方式,希望通过现场直播,同步了解论坛的话题,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首届名师、苍南县拔尖人才、浙江省苍南灵溪一中教育集团的语文教师赖联群老师,去年首届论坛就积极参与,并留下一段佳话(见本文的链接:赖老师的虹口之梦),本次论坛再次前来虹口,让我心生敬意。

论坛在民进上海市委的指导下进行。民进市教委直属支部的会员、民进虹口区委的会员代表,以及浙江湖州民进市委的相关领导也将参加本次论坛,就学生权利如何保护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最令人感动的是民进湖州市委的沈琪芳主委和湖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潘音,在今天有重要任务不能全程参与论坛的情况下,仍然于49日下午带领民进市委的相关会员、湖州市部分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赶到上海,与民进虹口区委、虹口教育局进行沟通协商,探索如何利用举办论坛等活动的契机,深化双方的合作共建,推动两地的教育和民进党派建设共上新台阶。

其次是论坛的形式有了新变化。

学生权利现状的调查报告,将在论坛的现场进行发布。教师和学生是否知道学生有哪些权利是受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否关照到了孩子们的这些权利?调查报告将告诉我们,在呵护孩子应有的权利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误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认真做好。

专家论坛的分量进一步加强。我们邀请了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专刊中心主编赵小雅女士;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王栋生先生;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严泉先生组成本次论坛的专家组,共同与大家探讨尊重孩子应有权利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在上午论坛的基础上,我们依据学段从幼儿园到高中设计了四个分论坛,请一线的教师现身说法,展现自己在尊重孩子权利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相关的教育专家、市教委教研室的教研员等将作为点评专家,对教师的现场展示予以点评。

第三是本区教师的参与面更加广泛。

论坛首先是给本区教师搭建的平台。今年仍将有4位本区的一线教师、班主任和校长作为代表,在论坛上讨论对学生权利的认识以及保护。相信他们的发言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更多的思考。

本学期之初,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了一次针对本次论坛话题的征文活动,全区各学校教师和领导班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在很短的时间里送交了大量的实践案例。教师进修学院组织专家对老师们提交的案例进行深度,发现其中有不少案例是有价值的、能够给人启迪的,于是决定编辑一本《虹口教育》专辑,将老师们努力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在今天的论坛上,主持人还将就论文的征集以及评奖情况做一简要的介绍。

最后还要重复的一个话题是:“白玉兰论坛”的常设话题是“绿色生态教学”,是围绕虹口教育的三大抓手(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之一而设置的年度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年度话题各不相同。

2012年论坛的年度主题是“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一话题在论坛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酵,不仅成为我区教师暑期培训的主话题,同时还促使虹口教育出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区教育系统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切入点,在教育教学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尝试。虹口教育的相关实践,收到了市教卫党委的关注,还让我们在全市区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

2013年论坛的年度主题是“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这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每个人都在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但到了具体的场景中,该如何拿捏好分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教师和家长就是代表着威权,他们为孩子思考一切、安排一切,很少去想孩子的想法是怎样的。我们希望这样的探讨,能够唤起大家对学生权利的关注,思考该如何去做,来更好地呵护孩子应有的权利。今年一月份,教育部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其中就明确提到了对学生权利的保护。

论坛即将开幕,话题值得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