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穗•七年

(2013-02-10 07:59:41)
标签:

博客七周年

拾穗

坚持

情感

分类: 我的心情

拾穗•七年米勒的《拾穗者》

过年了!首先给大家拜年,祝各位新春吉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事如意!

这个大年初一,对我来说有点特别。

210日,我的博客正好七周年。

七年来,因为有众多博友的鼓励和支持,使我能够一路走到今天,并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七年来,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信息,让我自己收获满满;七年来,浏览我博客的博友逐渐增加,结识了一批好朋友,收获了各方的友谊。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个月都有多篇博文被相关的报刊杂志所采用,我自己也很荣幸地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最具思想力的教育局长。

拾穗•七年点击次数逐年累计(单位:万)

在博客满七岁的时候,想起了米勒的油画《拾穗者》。

金黄色的田野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的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袋子里的那一束麦穗,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儿,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的弯腰动作累坏了,显得有点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穗,正仔细检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这样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整幅画面非常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我的家乡在农村。从小时候起,就参与到了夏收的农忙之中,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捡拾收割之后遗留在田里的麦穗。收割之后的麦田里经常会遗留下一些麦穗,将它们捡拾回来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这些麦穗在解决温饱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对每一颗麦穗都很看重。米勒油画中呈现的三位农妇的诸多细节,与我们当年捡拾麦穗时的心境是基本一致的。

想想自己这七年的博客之旅,不就是在“拾穗”吗?

七年,从一所区重点中学的校长到教育局的局长,一路走过来,工作的责任越来越大,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但无论多么的繁忙,始终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主动去捡拾那些不期而遇的“教育之穗”,促进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追问。人总是有惰性的,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逐渐失去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敏感,最终成为一个迟钝的人。

七年之前,我获得了上海市特级教师的称号。虽然这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但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准。评上特级教师那年,我才40岁,离退休还有20年的时间,此后的专业发展和学术之路如何走,一度曾很迷茫,特别是在走上了教育行政管理的岗位情况下。在维护、经营博客的同时,我逐渐找到了一条学术和专业的发展之路,让我能够不丢弃自己的专业,而且还能有所作为。

七年的写博之旅,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但只要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假以时日,一定是可以看到成效的。这,或许就是我在这七年时间中捡拾到的最大的一株“麦穗”。

面前依然是一片宽广的土地。在今后的旅程中,还会捡拾到怎样的“麦穗”,我自己尚不得而知。而这,或许正是促使自己一路捡拾过来的缘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