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的人生哲理
(2012-07-19 07:17:54)
标签:
蒙田人生哲理文化 |
分类: 他山之石 |
蒙田,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他喜欢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他不治学,只不过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他写的东西也不润色,不过是把脑袋里一时触发的想法记下来而已,纯属“闲话家常,抒写情怀”。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感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哗众取宠。
2.真正学会的东西,就要会使用,不必在意老师,不必看重书本。
感悟:能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懂。
3.为了培养孩子的判断力,首先应该向他灌输对他的习惯和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教他认识自我,教他如何活得有价值、死的有意义。
感悟:在教育过程中,有比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比如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体悟生命的真意等等。
4.所谓的奇迹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所知甚少,而不是大自然有意创造的。
感悟:越是愚昧的地方,“奇迹”出现的机会就越多。
5.周身之事随我们诞生而出现,随我们死亡而消失。所以,我们不会发神经,为一百年前我们尚未出世时的旧事嚎啕大哭。
感悟: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快乐一点,多好!
6.无论人扮演何种角色,本质还是自己;无论人们做出何种行为,即便是勇敢,终极目标也都是快感。
勇敢不应该被视作力量,应该归类于快乐,因为快乐这个称呼更亲切、更微妙。
感悟:人总愿意花费较长时间努力去做一件事情,为的就是实现愿望那一瞬间的快感(快乐)。之后,一个新的目标又开始了。所以佛家说:苦海无边。
7.我们永远不会安于现状,总是试图去超越自我。忧虑、欲望和希冀促使我们走向未来,使我们淡忘现实的事情,为对未知的明天充满好奇。
感悟:人的本性使然。
8.大脑如果不有所作为,有所约束,就会像一匹野马在思想的旷野上疯跑,总有机会迷失方向。
感悟:大脑是累不坏的,但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它会促你滋生事端。
9.一些人事先不经准备就哑口无言,另一些人无须事先准备却讲得更加精彩,这两种情况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感悟:这两种人我们身边都有。
10.通过记忆,别人的独特想法才能复印在我的脑海中,这样一来,我的思考和判断力会容易受到他的干扰,而不能正常发挥能力。
感悟:接受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能干扰自己正常能力的发挥。
11.恐惧,它使人们丧失捍卫使命与荣耀的勇气后,为了充实它的自身,又会让人变得疯狂无畏,从而彰显它的终极威力。
感悟:前两年的药家鑫杀人案、前些天青岛13岁女孩孙正雯的自杀,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12.自然学家证实,每一种事物的产生、维续和发展,都意味着另一种事物的退变和衰败。
感悟:此消彼长,整体上是守恒的。
13.熊与狗的后代总能继承原始的癖性,而人则会屈服于习俗、成见和法律,从而改变和伪装自己。
感悟:所以人类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过去的故事”,让悲剧一次次重演。
14.真正的完全的自信,只有那些真正的完全的不惧死亡,想到最坏结果而面不改色的人才能拥有。
感悟:看来我还不够自信!
15.亘古存在四类友谊:血缘的、社交的、待客的和情爱的。
子女对父亲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友谊。友谊需要交流。孩子也敢给父亲提意见,甚至纠正错误,这却是友谊的最重要的义务之一。
感悟:友谊其实就是一种关系,关系的双方就像牛顿第三定律,在相互施加影响方面是对等的。
16.按说,孩子们的教室本该铺满鲜花和绿叶,而不是鲜血淋漓的戒尺。
感悟:十六世纪的蒙田,都已经知道教育要崇尚“绿色生态化”。
17.最让我不悦的是我们大部分学校的管理方式。要是多一点宽容,孩子们受到的危害就会少一点。
感悟:宽容,可以作为很多学校的校训。
18.弯曲的身体无法承重,心灵也是如此。
感悟:教育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压制。
19.我们不可能超越现有实力和才能去兑现承诺。因为,结局和过程并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唯有意愿在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内:人类履行义务的前提是必须意愿自由。
感悟:亚里士多德说:科学产生的三个条件,分别是闲暇、自由、好奇心。
20.谁也不会比谁更脆弱,也不会对未来更有把握。
感悟: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