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沟通障碍:需要我们关注的现象

(2012-04-02 07:14:07)
标签:

沟通尴尬

个体孤独感

艺术教育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前些日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1721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4.6%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缺乏真实沟通。其中,27.8%的人认为“非常缺乏”。受访者中,70后占26.8%80后占40.3%90后占20.9%

53.5%的人坦言与人线下见面沟通会尴尬

这些年,网上交友一个频频出现的词汇就是“见光死”。两个在网络上聊得很投机的人,相约见面之后却无话可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组织的这次调查显示,“见光死”还是很普遍的,有53.5%的受访者认同“网聊热,见面冷”的现实。

北京某银行职员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网友约他见面谈如何才能进入银行工作。两人见面后,对方简单咨询了几个问题,就开始掏出手机,拍餐桌上的菜,传微博,然后评论、回复……忙得不亦乐乎,把刘×晾在一边。百无聊赖下,刘×干脆也掏出手机发短信。如今,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青年缺乏真实沟通还有哪些表现?调查中,48.6%的人认为表现是“线上沟通顺畅,线下真实沟通次数匮乏”,41.8%的人选择“与人沟通时,常常拿出手机,发短信,刷微博等”,35.7%的人认为还有“与人沟通时,害怕眼神交流”,还有32.2%的人认为是“与人沟通时,常常冷场”。

    一味依赖网络沟通容易导致个体孤独感

为何不少年轻人缺乏真实沟通?调查中,78.9%的人认为是“过分依赖虚拟交友方式,不愿真实沟通”,65.6%的人提出是“缺乏真实沟通技巧”,51.5%的人指出是因为“阅历不够,缺乏沟通话题”,49.1%的人表示是“虚拟交友方式更时尚,更吸引人”。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沟通虽然也可以与他人互动,但人们仍然需要现实的沟通来传递感情、交流思想、表达情意、避免焦虑感。一味依赖网络沟通,容易导致个体内心产生孤独感,现实交流时反而出现困难。更有甚者,会因对网络过分依恋引发心理疾病。

青年缺乏真实沟通会导致哪些问题?56.7%的受访者觉得会导致“现实中待人接物能力较差”,50.3%的人认为会导致“真实沟通中不知所措或漠不关心”,47.8%的人选择“存在交流障碍,无法全面表达观点”,44.7%的人认为是“内心更为封闭,无法融入社会”,还有36.6%的人觉得“浅层沟通使人们无法真正相互理解”。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人们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和人际交往模式都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亲密交往的机会减少,交往经常变成一种例行公事,关系变得冷淡与疏远。但这种趋势并不是中国独有。

面对面真实沟通比网络文字沟通更容易说服对方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认识到真实沟通的必要性,还创造出一系列对抗“手机依赖症”的办法。比如,有一种叫做“手机叠叠乐”的聚会游戏,规则是,聚会吃饭前所有人交出手机,叠在一起,谁先受不了去碰手机,谁就要埋单。

调查中,74.8%的受访者认为只有通过真实沟通,才能真正理解他人并认识自我。

    比起网络沟通,现实沟通的信息更充分和生动。双方的情绪、情感以及一些非语言性信息也会更丰富,对话双方更容易达成理解。尽管这些平台上有一些面部表情符号,帮助人们理解情绪,但这些符号不足以替代真实情感。过分依赖甚至被网络聊天工具绑架,会使很多真实、丰富的情绪信息被过滤掉,导致人们无法在现实中相互沟通,这对个人成长发展很不利。

如何加强青年的真实沟通?调查中,64.4%的人建议创造更多真实沟通机会,59.5%的人希望让青年认识到真实沟通的必要性,另有50.4%的人建议年轻人加强学习真实沟通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