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走亲戚

(2012-01-25 07:04:41)
标签:

春节习俗

走亲戚

传统

情感

分类: 我的心情

    春节走亲戚(我们家乡叫“串亲戚”),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之一。在农村,从大年初二开始,在通往各个村庄的道路上,带着各色礼物走亲戚的男女老幼来往穿梭,熙熙攘攘就像赶集一样,非常热闹。

亲戚是因婚姻而引起的。自从人类摆脱群婚,开始进入固定的一夫一妻制以后,就有了亲戚的来往,男方有血缘关系的叫近族,女方有血缘的就叫亲戚了。男方后代平辈之间都带着一个“堂”字,有堂兄弟、堂姐妹之称;女方后代平辈之间都带个表字,如表兄弟、表姊妹等等。

在传统习俗中,春节走亲戚是有规矩的,一般先去舅家(母亲的娘家),舅爷家(父亲的舅家),其次才是姑家、姨家及其他亲戚。我们以往大年初二,首先去我母亲的姨那里。也就是我的老姨家,初三再去舅家,这也体现了长幼有序的传统。前年我的老姨过世之后,我们大年初二就开始到舅舅家里了。我有三个舅舅,都住在一个村子里,离我们的村子也很近,所以走动起来也比较方便。我们正好弟兄三个,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给舅舅拜年,按照顺序,我在大舅家里吃饭,大弟弟在二舅家里吃饭,小弟弟在三舅家里吃饭,恰好全安排下去,也避免了各家之间相互争着邀请的甜蜜的烦恼。

过去家里都比较穷,走亲戚送礼也很简单,主要体现个字,正像常言说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看重的是个礼仪、情意而已,而不在物的多少。但到舅舅家去还是要认真准备的,准备2斤左右的肋条肉,放在一盘粉条的上面,装在篮子里去给舅舅拜年。通常舅舅家里会将肋条肉留下,将粉条返还回来,另外在篮子里装上一些油炸的嘛叶(油炸的菱形面叶)、果子饼干等。要知道,在过去贫困的日子里,有些人家过春节也就割上45斤肉,因此送上2斤左右的肋条肉已经是大礼了。

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给舅舅送肉的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不过篮子里不再放粉条了,要放上几斤大米,除此之外,还要外加不少的礼物。今年的初二,我们到三个舅舅家的时候,汽车的后备箱就装了满满的一箱礼物。

农村人走亲戚的交通工具,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走亲戚全靠步行,有一些比较远的亲戚,早上吃完早饭就开始出门,中午赶到他们家吃顿饭立刻返回,等回到自己的家里已经到晚上了。后来有了自行车,感到方便了很多,但走远路的时候,骑车的人累的满头大汗,坐车的人坐的屁股生疼,而且冻得直哆嗦。有一年我骑自行车带着爱人去的姑姑家,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看不清楚,几次闪到车辙沟里,接连将我爱人摔倒在地三次,气得她宁愿走路,也不坐车了。再往后有了农用三轮车,走亲戚的时候将一床棉被放在车斗里,丈夫在前面开着车,妻子带着孩子们蜷缩在车斗里,也其乐融融。这几年,比较多的是摩托车和面包车、轿车了,出行更加快捷。

我们家亲戚比较多,除了三个舅舅之外,还有五个姑姑,一个姨,以及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这还没有算上我母亲以及我父亲的老亲戚。所以每年走亲戚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回家过年,总要想法设法多走几家,以便减轻我小弟的负担。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走三次亲戚,中午去一个地方,下午再去一个地方,到了晚上再换一家。为此,有时一天要吃上好几顿饭,呵呵。

亲戚多,不光是走访要花费很多时间,他们到我们家里来也是一项大工程。有好几天,每天到我们家里来的亲戚都在3040人之间。因此我们在外出走亲戚之前,还要将到我们家的亲戚们的中饭给准备好。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春节这几天是他最快乐的日子,他会亲自在家里做给大家吃。父亲去世之后,做饭的事情就交给了我的两个弟弟和弟媳妇,每天早晨做好了早饭,让一家人吃好之后,接着就是中饭的准备,要等到一切都齐备了,我们才能出发去走亲戚。以往母亲还可以帮着张罗一番,现在她身体不便,我的两个弟媳妇今年就留在家里负责做饭,将走亲戚的事情交给了我们弟兄三个和孩子们。

在我们老家这边,一年有 三节走亲戚的规矩,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最隆重的就是春节了。这大概缘于平时大家都比较忙,春节相对比较清闲,又没啥农活,亲戚之间正好相互走动,聊聊话叙叙旧,以增近感情和亲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