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245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

(2012-01-11 07:36:19)
标签:

教学改进

教学效益

重点课题

中期汇报

教育

分类: 会议纪要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中期汇报会现场

由我领衔的《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200910月被正式批准为“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同时被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作为一项省部级的重点课题,从酝酿申报到全面开展研究,已经过了两年半的时间。110日上午,课题组在区教育局举行中期汇报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展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请他们对下阶段的课题研究指点迷津。苏忱、顾志跃、朱怡华、徐象国等专家到会指导,市教委基教处周勤健副处长也参加汇报会并讲话,教育局分管领导、职能科室的科长以及全区初中学校的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室主任等一道参加中期汇报。

汇报会主要由两个板块组成,其一是课题组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汇报。中教科孙磊科长代表总课题组汇报,“听课评课项目”的负责人金新民老师,以及市五中学、长青学校分别介绍了各自项目、子课题的推进情况。其二是专家的点评。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科研室邵骥顺主任主持会议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中教科孙磊科长汇报总课题进展情况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会场一瞥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金新民老师介绍听课评课项目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长青学校曾慧芳校长交流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市五中学李西双校长交流

总课题组的汇报主要有如下内容组成:

一、研究概述

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进行概述,使专家有一个概况式的了解。

二、课题群建设

为了推动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本课题设计了四个层级类似宝塔式结构的课题群。

第一层:总课题《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二层:区10个课题群

第三层:15个区校合作的项目群。其中有6个项目是教育局与虹口教师进修学院合作开展的项目研究;另外9个项目是教育局与基层学校合作开展的项目研究。

第四层:27个校级子项目。每所学校确立一个子项目,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开展教学研究。

三、课题实践

1.面上指导,达成共识

两年半来,课题组通过“面上指导”,使得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基层学校三个层面在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教学改进必须坚持的如下原则:

原则一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改进是保证学校中心工作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原则二

教学改进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

不可能通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改进就能完成。课题研究是有时间限定的,教学改进则是持续跟进的。

原则三

教学改进的推动力是专业技能的分享,团队的合作。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专业分享,对教师行为的改变有着很好的帮助和支撑作用。

原则四

教学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学改进需要教育政策、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教研互助、心理研究等多方面力量的整体推动,才有可能取得成效。教师个体在教室里单打独斗式的改进,会非常的累,而且会受多方因素的牵制。

原则五

教学改进要有清晰的目标。

教学改进要有清晰的目标,每个成员要明确各自的任务。

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四个抓手:

抓手一

相关的教育政策

初中的生师比、小班化教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听课评课项目,范式备课项目……,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会对教育质量产生相关的影响。

抓手二

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学生周末的补课状况、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习的压力等,都会对教育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抓手三

教师的教学

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等,让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更加复杂。

抓手四

学校的管理

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等等,都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密切相关。

2形成多对一、面对面的开题指导

200912月,由中教科牵头,会同科研室、教育督导室、教研室等部门和初中各学校的教导主任,对我区内的初中学校进行集中调研,逐一走访。通过与每个学校的领导、课题负责人、部分教师进行座谈,了解一线教师对我区总课题的知晓程度以及参与的意向,了解不同学校依托总课题实施教学改进的基本思路。20102月~3月,各初中学校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重新审视学校确立的子课题重新设定了研究的方向,并初步完成了开题报告。20104月,学校子课题集中开题。科研室排定了每一所学校开题的时间,每所学校开题均有专家进行点评,课题组的成员都参加开题活动,以便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了解指导专家给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确保在具体的课题推进中少走弯路。

3进行面上群体指导

2010127,在江湾初级中学举办总课题进展研讨会和江湾初级中学子课题开题论证会。邀请总课题中心组成员、所有初中学校的分管领导、科研室主任以及教师进修学院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重点对如下问题进行了面上的群体指导:

1)对总课题进展情况进行判断,明确下阶段课题推进的重点——学校子课题的开题。

2)通过对江湾初级中学申报的子课题的评价和解剖,对学校科研室主任进行选题、开题报告撰写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培训,让大家明确课题开题之前应该做好哪些事情。

201048,总课题组又在丰镇中学举行了所有初中学校校长和科研室主任参加的课题推进会对三项内容进行了面上的群体指导:一是通过丰镇中学子课题开题,给大家提供真实的案例,明确子课题开题应该做些什么;二是子课题开题之后,如何尽快将课题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加以推进,实践和研究交织进行;三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提炼,让其成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区十大课题之一的“分层递进教学法的深化推进实践研究”,通过举办分层递进教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分学科的培养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现在已经在全区逐步形成了3040名骨干教师队伍,并把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重点,从单纯的“教学五环节”研究发展到教学思想、学生差异、教学新法、教育心理的全方位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分层递进教学新探索”。 201112月,在市五中学举办了一场约有50名教师参加的分层递进教学研讨会。

4进行点上指导

对于学校课题实践中的个性化困难,课题组采用“点上指导”的方式给予帮助。科研室对初中学校进行了有计划、有主题、有任务的调研,反复的逐一走访。重视不同学校差异化的需求,为学校及时送上教育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子课题研讨会,进行点上指导。

5及时推广

区域内的每所初中学校,都结合学校实际申报一个教学改进方案,这从制度层面研究课题以基层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全面实施与推进20115月,区内学校的课题中期交流在两所学校举行。市五中学重点交流学困生导师制的阶段性探索澄衷初级中学介绍“构建一三五教研模式”途径和方法。分层递进研究所也于上半年与下半年分别举行了三次教学展示交流。

6. 形成多对一、面对面的中期指导

20119月—11月,总课题组对学校子课题开展中期集中调研。科研室排定了每一所学校中期调研的时间,要求所有的学校在中期汇报时一定要聘请专家进行点评,要让课题组的成员都参加中期调研活动,以便丰富学校子课题中期汇报的内容,近距离聆听专家对中期报告的点评,有利于学校子课题的持续开展与微调处理。

四、形成机制

1.项目常态制

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效率,总课题组要求学校根据本校教学工作中发现提炼的实际问题确立攻关项目。项目关注实施过程给教师带来的体验,关注行动方案的细节,关注责任与目标达成,核心是关注一个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了进一步保障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课题组推出了区校合作项目实践的安排,使其常态化。

2部门联动制

课题中心组由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部分基层学校骨干共同组成,包括了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方向的梳理、相关项目的跟进、案例的收集与整理、经费调拨等工作。这样一种部门联动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研究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拓展了研究工作的资源。

3专家指导制

以科研室为龙头,对学校子课题定期把脉指导,及时总结交流。2011年下半年,总课题组有对所有学校的课题推进工作进行了全覆盖的指导和调研。以区教研室为业务引领,面向基层学校老师,加强教学法的研究,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保障课题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4评估督导制

本课题包括多级子课题和项目,无论是在开题论证、中期调研,还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都聘请第三方专家,进行评估与督导,他们的意见对“调整课题推进计划、进一步深入推进课题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专家的点评另外行文。

在汇报会的最后,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发言:

市重点课题中期汇报会我的发言

首先要表达谢意:一是感谢专家,大家的点拨指导让我们课题组有茅塞顿开、拨云见雾之感,为我们今后深化研究指明了方向。二是感谢在座的课题组所有成员,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良好发展态势。

其次是关于课题本身。设立本课题,体现了教育局四个方面的关注:一是关注学生。我们面对的是生殖发育成熟但学习要求尚未完成,在情感萌动和社会规范的两难之中苦苦挣扎的学生,这种矛盾冲突或者苦苦挣扎,就是青春期最典型的标志。我们的课题中,要探索小班化的教学、要实行导师制、要倡导学生之间的小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能平稳地过渡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二是关注教师。教师成长离不开培训,最有效的培训是在教学一线有目的锻炼和提升。我们的“教学改进”项目,直接指向课前、课中、课后这完成的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上都有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是教学实践,这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关注校长。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肯定在课程领导力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我们要求学校制定年度课程计划,对应的就是课程设计能力;我们强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对应的就是课程建设的能力;我们强调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让教师在课堂内的教育行为可控、规范,对应的就是课程实施能力;我们强调要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测,及时纠偏,对应的就是课程评价的能力。四是关注学校。一所学校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与学校集体对教育的认识是有很大关系的。过去的教育可以如此教,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今天的社会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面对新的世界、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对教育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本课题的研究,其实也是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最后,再次感谢专家们的辛苦劳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