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师专业标准
(2011-12-20 07:24:57)
标签:
美国教师专业教学标准教育 |
分类: 海外短波 |
一、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
在欧美国家中,美国可能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最早的国家之一了,其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公立学校运动及地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美国政府通过不断审定、完善和提高教师的入职标准来保证教师的质量。
大体上看,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教师专业标准时代
时间从19世纪初到上世纪50年代。在这个期间,主要是对美国师范学校办学的最低标准、教育课程的底线要求、教学标准等进行了规范。
第二阶段:美国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立初期
从1954年全国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NCATE正式宣告成立,到上世界80年代。由于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倡导教师专业化,美国加紧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步伐。一些全国性的学科专业委员会开始制定各自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科教师专业标准。
第三阶段:美国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
1983年,美国发布了重要的研究报告《国家在危急中》;
1989年,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发布了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教师应当及能够做什么》;
1996年,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发表了《什么最重要:为美国未来而教》的报告,勾画了美国21世纪新型的“卓越教师”的形象,强调重新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重建学校使之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2000年,全国教师教育认定委员会颁布《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在相关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得到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了确保其有效地推广,委员会对于所认定合格的教师颁发专门证书,这些教师被称为“全国委员会资格教师”,简称NBCT。
二、《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简介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不是单行本,它针对不同教师制定了30套标准,其中22套已经成文。它们分别是:
(1)幼儿综合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2)小学综合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3)初中综合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4)幼儿及小学艺术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5)初、高中艺术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6)职业技术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7)幼儿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标准;
(8)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9)高中语文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0)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1)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2)幼儿及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3)初、高中体育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4)初中科学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5)高中科学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6)初中社会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7)高中社会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8)音乐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19)外语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20)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21)图书馆与媒体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标准;
(22)特殊需要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等
这些标准从类别上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充分考虑到了教师所要面对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过渡性的特点,大体分幼儿阶段(3—8岁)相当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儿童阶段(7—12岁)相当于小学、少年阶段(11-15岁)相当于初中、青少年阶段(14-18岁)相当于高中;但不一定严格按照此年龄段划分,常有几个阶段合并的做法。
第二,充分考虑到了美国现行基础教育教师类别情况与未来可能的变化,既有考虑现实性又具有前瞻性。
第三,标准设置上还考虑到美国课程改革所体现的学科独立与跨学科整合的辩证统一,而且更加模糊了学科的界限。如:幼儿综合、小学综合、初中综合与数学、社会、科学、语言等分科的标准相互协调,同时社会及科学不再分科设立标准培养教师。
第四,从该标准的结构来看,标准包括教师对学生具有影响的具体方面的描述,以及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说明,是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组织的,各类标准大都由十二个标准组成。有的标准以学生学习为线索以板块的形式组织的,如社会历史科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分为准备学生学习的标准、发展学生学习的标准、支持学生学习的标准三个板块。有些标准以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类别来组织的。
这些标准同时也是初任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申请者通过真实反映教师教学情况的档案袋评价及教学现场评价,达到标准即取得教师的资格。但资格不是终身的,初任教师资格有效期为十年,之后要进行教师资格再认证;再认证标准类别与初任标准相似,而内容与程序有所不同。
三、标准制定的依据
虽然这些专业教学标准各不相同,但都以《教师应当及能够做什么》给成功教师提的五条核心建议为依据。它充分考虑了学生与教师发展的需要及专业教学实践的要求,为具体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念上的指引。
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作出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形成达于知识的多种途径。
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重视第一目标。
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作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
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