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

标签:
上海虹口新优质学校虹口实验中学校园 |
分类: 校园一瞥 |
12月6日上午,以“信心·行动·优质”为主题的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首场项目推进展示活动在我区举行。展示活动由上海市教委基教处、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虹口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教育学会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虹口实验学校承办。来自全市个兄弟区县“新优质学校”项目实验学校的成员、各区县教育局中教科科长、以及虹口区相关学校的校长、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市教委尹后庆副主任,虹口区人民政府华东平副区长,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参加了本次的展示活动。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依据过分单一,过于关注终结性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分数,关注学校之间在升学方面的排名;与此同时,在学校内部,考试成绩也成为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唯一方式,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倾向。市教委尹后庆副主任指出:“新优质学校,不是把分数成绩作为评价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新优质学校,靠的不是学业成绩排名和升学率,而是过硬的育人质量。日前,上海市教委向社会公布了25所新优质学校,我区的柳营路小学和虹口实验学校就在其中。这25所新优质学校大体可分成三类:一是数年前办学基础较差或较为一般,目前已经成为当地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学校;二是生源情况一般,近年来在教育改革探索中取得明显成效,其成果已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三是数年前办学基础较差,目前生源仍为一般或较弱,近年来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明显,形成有一定特点的成功经验。
在12月2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上,重点介绍了虹口实验学校这所“新优质学校”创造“奇迹”的“秘诀”。虹口实验学校是一所合并校,从2006年到2008年,逐渐由运光二小、运光二中和虹口初级中学三所学校合并而成。是一所由薄弱学校组成的新学校,生源没变、教师没换,短短三年,从区内中下游水平,跃升“第一梯队”,创造了建校半年评上“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奇迹。虹口实验学校的“前空翻”,让原本并不认可的学生和家长改变了看法。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这里享受优质的教育,她们还是上海“当代小先生”和“好苗苗”
学校是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质的变化的呢?循着学校发展的四条主线:以校本研修为重要途径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多元课程支持的学生全面发展;以课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幸福和谐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大体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
1.让教师有信心
并校带给全校师生的心理波动是很大的,也往往导致生源的流失和教师的流失。虹口实验学校在2008年组建完毕之初,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校各方面需要“磨合”,很多老师看不到新学校发展的目标,感觉“没奔头”。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组织或个人处于低迷或彷徨的时候,一定要有共同的愿景来激励”。校长胡培华本人是北师大的心理学博士,他提出了办校“野心”:用3年时间办成曲阳地区最好的公办学校之一;5~8年办成虹口区公办优质学校;10年办成上海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2.让课堂有变化
改变学校面貌的突破点在哪里?虹口实验中学将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上。他们意识到,只有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使课堂发生真正的变化,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确立课题,科研引领。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申请一个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另外还有一批区级和校级的研究课题,形成了一个以市级课题为主线的宝塔式的课题群。其中,市级课题《教师个体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学行为改善的实践研究》,将研究的目标直指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并在课题研究中确立了八个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激励策略的改善;教态技能策略的改善;组织学生学习策略的改善;课堂提问策略的改善;学法指导策略的改善;教学口语技能的改善;变化策略的改善;面向全体学生策略的改善。引导学校的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其次,确立了“835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关注课堂教学的八个步骤、三个阶段、五个过程,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八个步骤分别是:情感启动;普读求是;补读帮困;知者先行;内容连网;复习巩固;问题跟踪;反思诊断。三个阶段包括:自主学习阶段;指导学习阶段;巩固训练阶段。五个过程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3.让学生受关注
“把百姓的孩子高高托起——让每个孩子更优秀”,是虹口实验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不拒绝、不抱怨、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改变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能发挥作用的,是学校的学生观。
面对划片招生的生源现状,学校倡导: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孩子。并确立了使每一位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一样艺术特长,精一种体育项目,会一项科技制作”的课程目标。
《解放日报》的记者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
“举手的同学很多,来,徐世兴,请你来写这个反应的分子式!”昨天的化学课上,小徐自信满满地在黑板上写下答案,十分开心。
小徐爸爸说,以前孩子不爱学习,经常完不成作业,见到老师就躲得远远的。“现在,他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这学期开学还担任了化学课代表。从不爱学习到享受学习,我真高兴!”突然爱上学习,面对爸爸的疑惑,徐世兴回答却简单:“因为老师从不因过错而责骂我,而且经常帮我,鼓舞我们的士气,帮我体验进步的喜悦,因而我对学习有了自信。”
课堂上孩子们自信学、愿意学,成为虹口实验学校三年来生源没有变化、教师队伍没有变化,但教学质量大幅提高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