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特别的证书

(2011-10-20 07:18:31)
标签:

特约撰稿人

新闻宣传

广播站

大学生活

校园

分类: 民进组织

1019日下午,在民进上海市委获得了一张特别的证书。

民进上海市委为了加强外宣工作,决定在会员中遴选“新闻宣传特约撰稿人”,经过主委办公会议研究,确定9位会员入选,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9位“特约撰稿人”中,有两位是上海民进泰斗式的人物。一位是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邓伟志;另一位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源培。他俩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能够有机会向他俩学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其余的六位来自出版界和新闻媒体,本来从事的就是记者、撰稿人、媒体制作等的职业,做“特约撰稿人”可谓得心应手。既无影响力,“专业”也不对口的就是我了。之所以被选中,可能是因为博客的缘故,让民进市委的领导以为我也是一个“写家”啦。

虽然每天坚持写博,但大多的内容都与教育有关,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的思考和探索,“特约撰稿人”所要承担的任务与此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我心里很是忐忑,不知是否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好在我现在担任着虹口民进的主委,有很多学习、调研、参政议政、社情民意等的工作,正好可以将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去做。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还真有一段时间做的就是“新闻宣传特约撰稿人”的角色。那是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先后担任物理系八一级的宣传委员、物理系学生会的宣传委员,其中有两件事情最为重要:一是给学校的广播站投稿。既要保证投稿有一定的数量,也要保证稿件的录用率要高;二是定期出黑板报。食堂门口联排的几块黑板都是由我负责的,既要向不同年级的学长、学弟征稿,更要自己撰写稿件,以保证黑板报不开天窗,当然也要亲自将各类稿件和插图绘制到黑板上。

为了给物理系以及我们八一级的同学争光,我是非常认真地扮演着撰稿人的角色。班级和系里的所有活动,我都争取参加,并在其中找出一些亮点或者特色,立即写成新闻稿,投到院广播站去。有很长一段时间,广播站每次播放校园新闻,总能听到“来自物理系八一级常生龙同学的报道”,自己也成了校园里的“知名”人物。广播站每播出一条新闻,就会奖励投稿人20页的稿纸,我每隔几周去广播站结算一次,总能得到几本稿纸,自己用不完,也让同宿舍的同学享用了不少。

投稿多了,自然吸引了党委宣传部的注意,他们吸收我为院广播站的编辑,负责对各系同学的来稿进行筛选,确定是否有播出的价值。对有价值的新闻稿,还要进行修改,一方面符合播音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也便于听众能迅速抓住新闻的主题。后来又进一步被提升为广播站的站长,全面负责广播站的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广播站的钥匙我自己也有一套,播音员将新闻稿录制好之后,早晨、中午和傍晚三次播音都是我自己值班播放的。有时也会在广播里说上几句,但我有发音不准的自知之明,尽量避免不参与播音。

我可能是我们大学唯一的一个理科学生广播站站长了。此后的广播站,基本上都是中文系的学生独掌天下,其他科系的同学很难介入。在做广播站长期间,不时还会应邀到不同的系、班级开设讲座,给通讯员介绍如何撰写新闻稿,现在想想真有点滑稽。

在广播站的工作经历,在毕业分配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些机会。当时大学决定让我留校,并给了我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到党委宣传部,继续从事宣传工作;二是留到大学附中,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当年大学生入党还是稀罕事,我倒是写了入党申请书,但大四那年有几个同学申请到支援边疆,因此入党的名额理所当然就给了他们。留在党委宣传部但不是党员,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我从此就要和自己的专业作别。在大学里学了四年物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到头来一点也用不上,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到附中教书。从那时起,“新闻撰稿人”的角色也逐渐淡化了。

没想到工作了27年,又开始做“特约撰稿人”了,人生真是有趣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