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橡树为师

(2011-07-01 07:10:46)
标签:

美国名校

莱斯大学

办学理念

以橡树为师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在网上看到彭龙富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学生比树少的大学”,介绍了美国私立莱斯大学的创始人所持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品味。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出名,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信念,不折腾,不因为校长和捐赠者改变而改变。我们有多少的单位可以做到这一点?

 

学生比树少的大学

彭龙富

1891年,美国南部Houston城的William Marsh Rice先生捐资建立了Rice大学,是美国最早的一所私立学校。

一开始,他的创始之举令人难解:他是以维护和培育校园里的橡树为主业,先天所有的橡树一棵也不许动,精心设防,从始建到完工,橡树一棵没少,共689棵。

于是,第一年招生就招了689名。

人们大不理解,有人说他神经有问题,本来至少可招1000名学生。众所周知:私立学校是靠学费养活,一个老师给50个学生讲课和给100个学生讲课没什么区别。

他的回应是“变本加厉”:师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分片培育橡树和新栽橡树,直到把校园栽到“饱和”为止。如果橡树妨碍了基建用地,必须不惜代价把橡树移栽到校园另一个地方,并且必须保证它能成活,否则下一年就必须相应地减少招生。倘若下一年的招生计划增加了,学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栽够相应数目的橡树,如果不幸有些没有存活,就会有相应的学生倒霉了。

此时,有人似有所悟了,而更多的人是更加疑惑了,有人说他可能是“橡树精”!

1902年,校园里的橡树终于“饱和”了,共4890棵。这时,重病中的William Marsh Rice立下一个规定:无论到何时,学校里的学生不许超过4890人!

William Marsh Rice去世后,人们看到,Rice私立大学声名鹊起,成了“美国南部哈佛”,而且,人们还立起了“William Marsh Rice雕像”――“美国私立学校至尊先人”!

直到2008年, 325公顷的校园里,还是4890棵郁郁葱葱的橡树,而全校学生总数为4850人,比橡数的总数略少。而在公立学校,325公倾的校园,至少有学生9000名。

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要是Rice大学中人,只要是在此校呆过的人,只要是明智而善良的人,都不会再对William Marsh Rice先生的规定有疑有反,所以,百多年过去,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经济如何发展,Rice大学的学生永远少于橡树!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平米内长一棵树和一平米内长10棵树当然不同,一棵树成材,10棵树成柴!一个教室坐20个学生和坐50个学生当然不同,对台上教师的个性化教育的可能性而言,20个学生是20比1,50个学生是50比1。太简单了!

太简单的道理,却总是有太多的人难以效仿,道理也很简单:利欲所致!

Rice大学限制只是学生的数量,对有意来任教的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不仅来者不拒,而且还主动向那些一些著名学者抛出“绣球”。学生总数不到5000名,但教师总数超过500名,高于十比一。

有意思的是,在2007美国的大学排行榜上,从第一名到第二十一名全部是私立大学,从第二十二名开始,才有公立大学。排名第二十一的是公立的加州伯克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而二十二名与第二十一名在实力上相距甚多。与Rice大学近在咫尺的UTUniversity of Texas:德克萨斯大学)是公立大学,但它在学术水平和Rice大学却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美国公立学校的做法却是许多国家办学的效法之法,大旗在外,其内腐败,此乃古今中外“官方”之通病也!也只有私立而为的William Marsh Rice可以自主行善,没有人怀着隐私举着“官方法则”来扯后腿,所以,“William Marsh Rice雕像”也只有一座!

大自然有其不可更改的规律,我们只可利用却不可改造,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同一块土地上,茁壮成长的橡树是有限的;而一个大学容纳的学生也是有限的,打破了学生和师资以及办学条件的和谐,导致的必然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学校声誉的下降,最终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其实,Rice大学以橡树为师,遵循的是橡树的成长规律,遵循的是自然的客观定律,长盛乃是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