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泄漏会影响到我们吗?
(2011-03-15 08:33:52)
标签:
日本福岛地震海啸核泄漏相关分析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日本福岛由于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事件,成了震后最大的心魔,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对核泄漏的恐惧估计比地震和海啸还要强烈;其他国家的人们,也都非常关注这次核泄漏的事件,法国等地已经有反核的组织在举行示威抗议活动。
核泄漏会影响到我们吗?下面的这些分析,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1.核反应堆的基本构造
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属于“沸水反应堆”(Boiling Water Reactors),缩写BWR。沸水反应堆和我们平时用的蒸汽压力锅类似。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电流,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到液态,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蒸汽压力锅内的温度通常大约是250摄氏度。
核燃料是氧化铀,这是一种熔点在3000摄氏度的陶瓷体,被制作成小圆柱。这些小圆柱被放入一个用锆锡合金制成的长桶,然后密封起来,就是一个燃料棒。这些燃料棒被放到一起组合为一个更大的单元,放入反应堆内。所有的这些,就是一个核反应堆的核心内容。
锆锡合金外壳是第一层护罩,用来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燃料与世隔绝。工作时,这些核燃料被放入“压力容器”中(蒸汽压力锅)。压力容器是第二层护罩。这是一个坚固结识的大锅,用于容纳一个温度可能达到数百摄氏度的核反应堆核心。在核心降温措施恢复前,压力容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核反应堆的所有的这些“硬件”——压力容器,各种管道,泵,冷却水,被封装到第三层护罩中。第三层护罩是一个完全密封的,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第三层护罩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当核心完全熔融时,将其包裹在其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压力容器(第二层护罩)的下方,第三层护罩的内部,铸造了一个非常巨大厚实的混凝土大碗,如果核心熔融,压力容器爆裂(并且也最终融化的话),这个大碗就可以装下融化了的燃料及其他一切。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和核泄漏,是由于大量的压力积攒,氢气爆炸然后摧毁了所有的护罩,将大量的融化的核心挥洒到了外界。
2.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铀燃料通过核分裂产生热量。大的铀原子分裂成两个中等的原子,在产生热量的同时释放出两到三个中子。当中子撞击另外一个铀原子时,又触发分裂,由此产生更多的中子并一直继续下去。这就是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如果不加控制,铀核的分裂会越来越快,很快导致过热,然后在45分钟后就会导致燃料棒融化。
为了控制链式反应的发生,反应堆操作员会用到“控制棒”。控制棒可以吸收中子,从而瞬间停止链式反应。一个核反应堆是这样设计的:当一切正常运转时,所有的控制棒是不会用到的。冷却水会将核燃料棒热量产生的热量带走,并转化为蒸汽和电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控制棒插入并停止链式反应后,核心依然在产生热量。虽然铀元素的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是在铀元素的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比如铯和碘的同位素,这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会最终衰变为更小的原子,然后失去放射性。在这些元素的衰变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这样的衰变过程可以持续几天。核反应堆停止工作后,令人头痛的就是这些余热。
3.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什么?
冲击核电站的地震威力是核电站设计时所能承受的威力的五倍。当地震发生时,所有的反应堆就自动关闭了。控制棒插到了核心,链式反应即刻中止。地震摧毁了核反应堆的外部电力供应,为紧急情况而准备的多组柴油发电机中的一组启动,为冷却泵提供所需的电力,冷却系统继续工作,来带走核心放射性副产物所带来的余热。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小时内一切情况是平稳的。然后海啸来了,比核电站设计时所预料的规模要更巨大的海啸,摧毁了所有的柴油发电机组。
当柴油发电机组被冲走后,反应堆操作员将反应堆切换到使用紧急电池。这些电池被设计为备用方案的备用方案,用于提供给冷却系统8个小时所需的电力,并且也确实完成了任务。而在这 8 个小时内,需要为反应堆找到另外一种供电措施。当地的输电网络已经被地震摧毁。柴油发电机组也已经被海啸冲走。所以最后通过卡车运来了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整个事件从这一刻起开始变得糟糕。运来的柴油发电机无法连接到电站(因为接口不兼容)。所以当电池耗尽后,余热就无法再被带走。
想像一下,一个在炉子上的压力锅,持续地,慢慢地在进行加热。为了不使它压力过大,就需要时不时进行释放。反应堆共有11个用于释放压力的阀门。操作员开始通过时不时地旋松阀门来释放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这就是关于“辐射泄露”的报道开始的时刻。
不过,此时压力容器中有两类放射性物质,一类是密封在锆锡合金内部的铀的放射性副产物铯和碘的同位素,它们依然被密封在第一层防护罩内部,另一类在第一层防护罩的外部,主要是氮-16(N-16),也就是氮气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这种物质的半衰期非常短,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了。“辐射泄漏”,就是这些氮-16给放出来了。
而就在旋松阀门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目前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很有可能是这样一个场景:操作员决定让压力容器内的蒸汽释放到厂房内,而不是直接放到厂房外部(这样可以让放射性元素有更长的时间用于衰变)。但由于核心内的高温,水分子分解为氧和氢这种易爆混合气体,于是在第三层护罩外爆炸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日本时间14日上午11点1分左右发生的爆炸,和1号机机组一样是氢气爆炸,这些爆炸都造成了厂房的损失,但都没有殃及三层防护罩。
如果水在一直沸腾的话,那么水位就会持续下降。一旦没有水覆盖,那么暴露的燃料棒就会在45分钟后达到其2200摄氏度的熔点。而这样就会导致第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外壳融化。目前已经确认的是,检测到有一部分铯和碘同位素随着蒸汽泄露到了大气中。
用于冷却系统的给水是非常纯净的,因为纯净水很大程度上不会被激活,因此可以保持相对无辐射。如果是脏水,那么更容易捕获中子,进而变得更加具有放射性。但现在系统无法冷却,并且也没有额外的纯净水。为了避免核心融化,操作员开始使用海水来冷却核心,并且在海水中加入了硼酸。硼酸是一种“液体控制棒”,无论发生什么样的衰变,硼都可以捕获产生的中子并进一步加速核心的冷却。
福岛核电站曾经十分接近核心融化。但是目前最坏的情况已经被避免,再经过一段等待期,等待护罩内的裂变副产品完成衰变,所有的放射性粒子会附着在护罩内壁,核心也会冷却至一个可控的温度。
4.几个结论
在释放压力时同时释放了一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非常小剂量的铯和碘同位素,说明第一层护罩出现了一些损坏。但是不会有铀或是其他什么脏东西(因为氧化铀不溶于水)。在第三层护罩内有用于净化水的装置,这些具有放射性的铯和碘同位素会在那里被去除并且存储为核废料。
核心的铀已经被控制棒控制不发生反应,因此不会加剧海水的活化。链式反应过程的副产物在这个阶段也基本上消失殆尽。最坏情况是:用于冷却的海水中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但是这些海水也同样会经由内部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核电站会回到安全状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