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风格真的存在吗?

(2011-03-05 08:10:40)
标签:

学习风格

学生差异

教学方法

教育

分类: 海外短波

 

近数十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反反复复地讨论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人们认为,孩子有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是“视觉学习者”,有的是“听觉学习者”,有的是“左脑学习者”,有的是“右脑学习者”。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于71种学习风格模型被提出来。

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应着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听觉学习者通过讲座或对话记忆知识,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图表获取信息,动觉学习者在动手做的状态下学得更好。大多数的人三种风格都有,很多人倾向于其中的一种或两种风格。教育工作者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决定其教学方法是讲座、播放幻灯片还是组织课堂讨论。基于这样的理念,关于学习风格的测试与教学指导,已经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

但是,研究表明,人们所持的很多关于学习的观念都是没有经过验证的,甚至是错误的。在这些观念中,首推“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理论在实践中广为流行,但在心理学上却找不到对其运用的可靠证据,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发表在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下属期刊《公共利益中的心理科学》的一篇文章对既有的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结果发现,尽管大量的研究显示了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存在(比如“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这些研究并没有使用确保其结果可靠的“随机研究设计”。几乎所有声称为学习风格提供证据的研究,都不满足科学效度所必须达到的主要标准。也就是说,对学习风格概念的科学支持几乎为零。

研究者认为,如果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特性,他们会学得更好,但他们会更受益于适合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教某种建筑设计时,用3D模型的方法,就会比阅读教材的方法更好。

有大学老师认为,在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时,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学,但如果学生人数太多,那就让教师无所适从了。还有老师指出,只有当学生单独求助他时,他才能真正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教育专家大卫·布鲁克斯认为,先天的“学习风格”的概念是一个虚构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能力在某个领域不断打磨其技能,他们的偏向也是通过经验来塑造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功最重要的是,教学跟他所处的学习水平相适应,比如,初学者要比高水平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

心理学家西达·雷纳认为,教学要兼顾学生的差异固然不错,但造成学生差异的,包括很多方面,如他的学习态度、既有知识水平以及他的家庭背景,而不只是所谓的“学习风格”。强调学生在教学需求上的差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是有效的,但过分重视它,则干扰了人们对被研究与实践证明的,能够促进每个人学习的基本教学规律的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