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博五周年记

(2011-02-10 07:03:22)
标签:

开博五年

心路历程

博友支持

留言评价

情感

分类: 我的心情

光阴似箭。一眨眼的功夫,我的博客从创建至今已经整整五年了。回想到五年来经营这片小天地的历程,真的是感慨万千。

最初创建博客,纯粹是因为好奇。一直都是在网上看别人写东西,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放上一些东西给别人看,当知道博客可以实现这样的愿望时,感到很是神奇,于是就尝试着创建一个博客空间。最初是在MSN上建立的,但上传文件非常复杂,有一篇文章发了好多次,总也传不上去,让我很烦恼,于是作罢。 2006210日的这天,看到新浪网上也有博客空间,于是试着上去,没想到比我预想的要方便很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当好奇的阶段过去之后,是否继续写博文,成了对我意志最大的考验。每天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感到自己黔驴技穷,找不到话题,没有发言的素材,于是将目光进行聚焦,关注课堂,关注课改,关注最新出炉的各类书籍。关注课堂,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向同行学习,发现他们在教学中的闪光点,找到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关注课改,使我逐渐从学科本位转向更加宏观的教育思考,去探寻教育的真谛,找寻教育新的起点;潜心读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窗外广袤的天空和原野,发现自己原来是那样的渺小,看到那原野和天空是如此的美妙。于是乎,我博客中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每天不再为写什么文章而发愁了。写博文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变得那样自然和随性。

博友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五年来,我的博客的点击次数逐年提升,不少朋友匿名登录,默默地关注着我,激励着我。偶尔聚到一起,谈起博客的事情,他们就会告诉我,“我几乎每天都在看你的博客”,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点击率就是在他们的默默关怀中点点滴滴地累积起来的。还有不少朋友会给我留言,对我的博文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就像歌星开演唱会那样,如果观众来得多,在演出期间不断地与歌者互动,歌者就会很愉快,努力地表现自己来回馈观众。如果观众寥寥无几,来了之后也不和你互动,唱不了两首歌自己就没劲啦。

开博五周年记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些博友,他们会在自己的博客中谈对我、对我博客的一些观感。这种观感和前一段时间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编的《合力》一书中一些教师对我的评价略有不同,《合力》一书中的评价是应邀而作,所以难免有一些褒奖的成分在其中;博友对我的评论完全是他们自发的行为,不用让我知道,流露出来的是他们的真情实感。下面摘录三位博友的部分博文如下:

博友“空灵心间”在自己开博两周年的纪念文章中谈到了我:

pplong是我工作中的向导,在追随他的脚步里,我领略到教育更广的空间和知识,让自己的渺小在自我暴露中,变得渺小,尽管身边总有不少领导,不务正业,但他的存在让我总觉得,正义和正气还在。令我佩服,令我敬仰。因为毕竟他们是领导中的支柱,是教育的脊梁。让现实中的自己多了正义和理性的比较。我想榜样的力量真是神奇。自己在工作中,多了行动,少了牢骚,踏实了许多。

博友“闲行闲坐”以“人生幸事”为题,谈了对我和另一个博友的看法:

2009年或者更早些以来,我最幸运的事是遇到了两个人,两个对我有不小影响的人,让我不敢丢弃理想的人,他们便是我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我的网友的pplong 和王君。

pplong那里,我常常得到努力的力量和勇气。从他那里,我不断接触到优秀的书籍,在他那些读书评论的引领下我也读了一些书,尽管我肯定读不到他那样的深度和速度,但总算也有了一些收获;从他那里,我看到了一个积极进取的榜样,一个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自觉发展的榜样,每当我懈怠偷懒时,只要打开pplong的博客,我就有了不偷懒的理由,便又有了读书做事的热情;从他那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学者的博学智慧,一个长者的谦和和对普通教师成长的热切真诚的关心,而从来就不是一个行政官员的形象。于是我把pplong新浪博客当成了我的精神家园。很遗憾的是追随pplong近两年了,只觉得他的深度和高度越来越难以追随,只因他的超人的意志力和智慧我无法企及,他的高远目标我无法企及。真怕哪一天自己会落得远得望不见他的踪影,而且渐渐地不敢再追寻他的踪迹。此时,我只有更加努力才行。

博友“甲秀评论”去年曾以我和“随缘诗话”为话题,写过一篇文章,文中写道:

pplong和随缘诗话的博客都有相同的特点:知识渊博,才学横溢;行文认真而实在,文性温和而豁达;不见悲天悯人之语,从无矫情哗众之作;自己说自己的,自己写自己的。在这个物欲横流,假大空甚嚣尘上的真实世界里,实在是一方难得的清闲空间,和陶氏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有一份神似。

只不过pplong的博文偏重教育学专业,他治学严谨,业务功底扎实而视野开阔,即便是我这个门外汉读了也颇多禆益。一直很奇怪,怎就这么点阅读量?以上海这么多的教学机构,P博这么认真踏实的专业功课,很多官员和校长们抄抄也可以为自己的饭碗塗上金色了,怕的就是没有意识。也好,真的有南郭先生抄了P博的文章去滥竽充数,怕是某些官员的提拔又增多了水分,所以我又以为P博的点击率不多不少,这样正好。我等阅读是享受,不会拿去混饭吃的。

不想恭维两位博友的毅力,刻意的坚持总是一种艰苦,是不可持续的。总是快乐的事情才会恒久,所谓乐此不疲也。十多年前,刚刚认识九华山回香阁主持慧光师傅时,同行的有人问过师傅关于吃斋念经,晨钟暮鼓的原则。慧光师傅说:吃斋并不是单纯表现为吃素,真正的出家人,快乐全在于诵经礼佛上,食,只需果腹。所谓苦修,也只是旁人看着像受苦,修行者自己是快乐的。就因此缘,我和慧光师傅神交至今。由此领悟博客的事应有差不多的道理,总是自己愉悦的,才会持久,好像也未必需要去而相持的。

世上事的道理都相通,会干活的干活不累;会赚钱的,赚钱不累;会唱歌的,唱歌不累;会写文章的,行文一定也不累。保持一种状态,形成一种常态,就像飞机和汽车在巡航,就像海鸥在翱翔,所作的功其实不多,效果却是斐然。

打球有球感,打牌有牌感,写文章多了,笔感也自然会好的。同理,读书多了,阅读感也强。两位博友即便未到炉火纯青,但眼下看东西眼顺,写东西手顺则是一定的。所以祝贺归祝贺,便宜还是他们自己留下的。

倒是有一个观感需要特别陈述的,两位博友,应该都是吃公家饭的,能够以学为乐,以文为乐,使我等在才气学识之外,欣赏到了一种难得的健康情操。物以稀为贵,想必他们也不乏饭局的,如果愿意,歌舞升平的机会也应有尽有。可是他们选择了一个独善其身的空间,来畅享属于自己的自由,同时也让我们感知了一种难得的真实:不论现今的官场有多少不良传言,健康的境界总是客观存在的。

 

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我深感受之有愧。自己唯有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新的一年,我将一如既往,将博客进行到底,希望得到各位朋友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