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教学楼的记忆

(2011-01-10 08:31:02)
标签:

母校记忆

教学楼

生活琐事

校园

分类: 我的心情

元旦期间,和爱人一道回安徽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看望岳父母,顺便到自己曾经工作13年的淮北煤师院附中(现淮北师大附中)去走了一圈。我在附中工作期间,附中主要的建筑就是那幢北教学楼,目前已经被拆除了,正在原来的地基上建设一幢新的教学楼。过去的附中,现在留存下来的只剩下南、北教学楼之间的那块操场了。几十年过去了,操场依然保持原来的模样,水泥铺就的场地并不平整,说不定下次再回去的时候,这块操场也被翻新改造掉了。

附中的北教学楼,是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最早的一幢教学楼。当年安师大淮北分校改建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时候,仅有这幢教学楼。这是一幢整体四层的建筑,楼的中间部分是单面朝南的教室,东边向北伸出一块做办公室,西边是南北都有房间的实验室。我1981年到这里来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资格在这幢楼里读书,班级是学校盖在食堂旁边的简易平房,只有做物理实验的时候,才会到这幢教学楼里来一趟。后来,我和班级里的几个同学成立了摄影小组,借用教学楼西边楼顶上的一间小屋做暗室,在里面冲洗照片,进出这幢楼的机会多了很多。

1984年,煤师院盖起了新的教学大楼和物理、化学实验大楼,北教学楼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已没那么重要了,正好那年煤师院决定筹建自己的附属中学,这幢教学楼以及周边的操场、平房等设施自然就成了附中的“领地”。1985年,我分配到附中,在这幢教学楼里工作了整整13年。教学楼里的所有教室,我都在其中上过课,教学楼里的每一间办公室和每一个实验室,我也进出不计其数。

与这幢教学楼相关的故事不计其数,这里且说几个。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开始负责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验室在教学楼西侧的三楼,我干脆在那里添置了办公桌,将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工作也放在实验室里去做。自己空闲的时候就在里面倒腾各种仪器,一段时间下来之后对中学的实验设备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至于有好几年,学校每当需要采购教学仪器时,都会派我出去。在实验室呆的时间长,学生到实验室里来的频率也高,后来就在实验室里搞了一个物理沙龙,提出各自关心的、感到困惑的问题,大家展开讨论。当时的物理资料非常少,学生课外可阅读的资料不多,我就从各种教学杂志上选编了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刻印成《物理》小报,供大家学习。这份小报同学们很感兴趣,后来还成立了编委会,由几个学生负责审稿和印刷发行,将物理学习和社团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很有趣味。

我带首届学生时,并不是班主任,但总是和他们的班主任一道,一起参与班级的管理,有时比班主任还起劲。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没法在路上跑步,学生们都想睡个懒觉。我一早跑到他们的宿舍,把他们一个个叫起来,然后在教学楼的物理实验室集中,教他们跳集体舞,锻炼身体。学生们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的,但没办法,只好跟着我,跳的满头大汗才回去洗脸吃早饭。

附中跨度最大的一次干部破格提拔,就是在这幢教学楼里宣布的,被提拔的对象就是我。那是在1995年的暑假,因为教学质量的滑坡,院里准备调整附中的领导干部,在正式任命之前,已经有消息传出,说我可能会被提拔。当时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没有任何职务,学校的一位教师对我说:“估计你能破格提拔为教导主任”(正科级)。等到党委宣布干部任命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我直接被任命为附中的副校长,连跳三级。

20世纪90年代附中最辉煌的教学业绩,也是在这幢教学楼里完成的。我和年校长组成的第三届领导班子在附中履职了三年(1995.7-1998.7),在这三年中,附中的教育质量明显提升,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引起了全市各方面的关注。取得了和老牌省重点高中淮北一中同时前提录取的优惠招生政策,每年招收90个正式生,报名的考生最高的时候多达3600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选拔这些考生,我们要让大学腾出教室来,还要在比较远的煤矿学校建立考点。当时的人们一谈到学校教育,就会将附中和一中相提并论,一中的校长为此倍感压力,我邀请他们学校的一位教师来附中帮忙上课,还引起了一中校长对该教师的很大不满。

当然,这些业绩的取得,也不是全靠加班加点来实现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抓的也很紧,学生的自我管理、民主意识,也在我们的教育中得到加强。有一天,体育老师和学生代表站在教学楼二楼的走廊上组织大家上课间操,年校长也站在旁边观看。看着下面各班级的学生位置都站得差不多了,有两个学生上去拿过话筒,大声宣读对宿舍管理的几点意见,然后让校长表态。就是这样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学生,给附中赢来了一个个的荣耀。

……

有些东西,当它整天在你的眼前晃悠的时候,你并不觉得它多么重要。但一旦失去它之后,与之有关的记忆就会时不时地在你的脑海中重现。这时你才发现,它其实承载了你的很多感情在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