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旅:龙脊梯田

标签:
桂林山水龙脊梯田龙胜各族平安寨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这次到桂林,最想去看的就是龙脊梯田了。在新浪、人民网等网站,网友们称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十五个景点”之一,更加令我心向往之。
桂林市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一个由侗族、瑶族、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左右。龙脊梯田就在龙胜县境内。龙脊是一个广泛的地理名词,因为龙脊周围的群山山脉的走向像一条长龙,这里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在神龙的脊背上生活而得名。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的山坡上,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陡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如同一级级登上蓝天的天梯,又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碎田块,因此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
龙脊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族、瑶族两种民族,包含龙脊寨(壮族)、平安寨(壮族)、中六寨(瑶族)、大寨(瑶族)、田头寨(瑶族)、小寨(瑶族)等若干村寨。就梯田本身而言,最壮观的是大寨的金坑梯田和附近的小寨梯田。但要到那里去很不方便,需要走大约4小时的山路。不少“驴友”、摄影爱好者以及国外的游客都会选择走到金坑梯田,去感受那动人心魄的曲线美。携带的行囊不用担心,当地的妇女有专门的背筐,可以帮你送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收费很低廉。
像我们这些“到此一游”的人,只能就近观赏了。景区内的公交车将我们送到平安寨的附近,然后徒步上山,去观赏“七星伴月”。“七星”指当初开挖梯田时特意留下来的七个小山包,分别叠立在七块田的中央,远远望去像七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龙脊那块弯弯的月亮田。虽然来之前已经在照片上、电视里看到过这里的梯田,但到了现场还是被这壮观的梯田所深深震撼。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是几十代壮族和瑶族人民坚持不懈与自然抗争的结果。
平安寨
背筐一族
龙脊梯田
要想拍摄出龙脊梯田的神韵,时间上是很有讲究的。从季节上看,每年春天油菜花盛开或者水满田畴的时候,秋天稻穗沉甸或者冬天里学似棉被盖在梯田上的时候,拍出来的照片效果最好;从每天的拍摄来看,早晨阳光初照和傍晚夕阳西斜的时候,山区云雾缭绕和雨过天晴的一段时间内,拍出来的照片也别具特色。
一些摄影爱好者,为了拍摄出好的照片,会提前做很多功课,摸清龙脊梯田的季节特征;来到这里之后,也会住在山区的农家宾馆里,选择好观景的最佳位置,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耐心等待期待中的景致的出现。像我们这样走马观光式的游客,因某个原因来到这里,季节不能选择,到这里的时间都是在中午左右,不允许在这里等很久,因此是不可能拍摄不出好的照片来的,只能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
别人拍摄的龙脊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