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项目论证会

(2010-11-18 07:39:27)
标签:

教学改进

课堂效益

十大项目

论证会

教育

分类: 会议纪要

上海市重点课题《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从去年正式立项至今,已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原来的设想是,在总课题的框架下,每一所初中学校确立一个子课题,上下联动开展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还缺少了一块,即区级层面的推进项目。为此,从暑假开始,课题组就在设计项目并组建各项目组。每一个项目组都组织了多次的讨论,明确了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拓展了本课题有效实施的路径。

1117上午,在总课题组的牵头下,十个项目组的组长分别汇报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设想,明确了项目实施的时间期限,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之中,大家逐渐明晰了项目的责任,理清了工作的重点。

项目一:初中范式教案研究

让教师所备的教案从规范、模范到示范,使得备课的过程,就是对教师的培养过程,让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更有自信;让教师明白备好一节课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做好相关的工作,不能开无轨电车。

研究重点:1)不同课型范式教案的案例;2)一个单元或者模块的教案设计;3)备课的基本流程;4)范式备课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

项目二:学生差异诊断及教育对策的实践研究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本项目选择适合本区域学生群体或个体差异诊断量表,通过学生家庭背景情况分析、学生适应性测验、多元智能测查、卡特尔16PF测验和学习风格测量,多维度多视角来了解学生差异存在的内在机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进行描述。

研究重点:1)在区域不同学校进行学生差异测量,逐渐取得我区学生差异发展的常模;2)给参加测量的学校或者学生提供一份分析评价报告,指出学生已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的路径和策略;3)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一次测量,判断一个改进举措实施下去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项目三:初中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及教学对策实施的研究

如果说项目二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本项目则着力寻找学生在学习上的共性特征。从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共性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对策。

研究重点:1)有关初中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证研究;2)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3)利用心理学技巧促进学生学习的案例及教学对策。

项目四:以听课指导为载体的教学服务项目实施研究

听课指导项目是十个项目中其中最早的项目,在两周的时间内连续听某一教师6节课,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教师的业务功底和教学水平。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师排队、确定名次,而是着眼于教学行为的改进。在听课指导中,发现普遍性的问题,总结个体的经验。

研究的重点:1)听课之后的反馈和反馈报告的撰写。特别是针对教师个体的反馈报告,对教师来说意义重大;2)菜单式选课系统的运作;3)非考试科目听课指导项目的跟进。

项目五:分层递进教学法的深化推进实践研究

“分层递进教学”在我区的实践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近期即将召开“分层递进教学二十周年研讨会”。一个教学法能够历经20年而不衰,且有星火燎原之势,主要就是因为这一教学方法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个别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研究重点:1)“分层递进教学”的推进路径研究;2)分析递进教学的理论深化;3)分层递进教学的典型案例。

项目六:以试卷讲评课为载体的课例研究

试卷讲评课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也是问题最多的。本项目在上一学年也已经启动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在确定本项目的时候,引发的争议比较多,主要是认为这一项目的切入点太小,似乎和其他项目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经过仔细的斟酌,我们还是维持了原先的设计,认为这是一个切中时弊的项目,也是一个可以确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项目研究。

研究重点:1)试卷讲评课的范式;2)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作业评价三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研究;3)试卷讲评课的案例。

项目七:初中学科作业有效性研究

作业是教学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业设计和实施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业负担是加重或者减缓。作业又是“熟悉的陌生人”,每天都在和作业打交道,但对作业的性质和功能真正了解的没几个人。

研究重点:1)学科作业框架的设计,包括作业的目标、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等,要求分模块或者单元进行整体构思;2)学科作业案例。包括一个单元或者模块的作业设计,一节课的作业设计,以及典型作业的案例分析;3)作业讲练结合的探索。

项目八:学科质量检测研究

通过教育评价,监测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教育政策或者项目实施之后所带来的教育变化,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实证数据和判断,是学科质量检测的主要作用。但当前的质量检测,主要采用的是考试的方式,用唯一的学科分数来涵盖一切,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研究重点:1)对PISA、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手段和方法的学习和借鉴;2)采用学科试题测量和访谈、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获得这一水平所付出的努力; 3)给被检测的学校提供一份较为全面的评价报告,反映学生的努力过程及能力程度。

项目九:提升初中校长课程领导力途径的研究

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很容易将一所学校推上发展的快车道;同样,一个碌碌无为的校长,也很容易让学校停滞不前。校长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实践,才能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是本项目研究最为关注的。

研究重点:1)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途径;2)在每一种途径之中,应切实把握的关键点是什么;3)典型案例分析(叙事研究)

项目十:初中学校教学改进的保障机制研究

在推进初中学校教学改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具体的问题,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来破解这些问题和瓶颈,保证总课题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研究重点:1)教学改进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制度建设;2)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3)典型案例描述和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