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物理论坛举行

标签:
2010上教杯上海物理论坛教育 |
分类: 会议纪要 |
10月21日,由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员会、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物理教师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0上海物理论坛(上教杯)”暨上海市农村物理教师培训者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隆重举行。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张跃进、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代表邢继祖、同济一附中校长阮为等也参加了论坛活动,并纷纷致辞,祝贺论坛圆满成功。来自全市各区县的物理教师、教研员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
阮为校长致辞
张跃进社长致辞
论坛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研究课。21日上午,同济一附中的两位物理教师同时开设了两节研究课,供前来参加物理论坛的教师观摩学习和交流。龚新宇老师开设的课题是《摩擦力》,由特级教师瞿东、王铁桦主持并给予点评;田军老师开设的课题是《动能定理的专题复习》,由特级教师张茂昌、张林主持并给予点评。
二是上海市农村物理教师培训者研修班开班仪式,由物理专委会常务理事赵伟新主持。
三是两场分论坛,分别是初中专场和高中专场,分别由本次论文评审获得一等奖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获奖者和他们的成果分别是: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物理DIY实验室——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新模式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针对学生差异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浅谈生活中的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几点思考
区级层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四是总论坛。由下列内容组成:
1.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做专题报告。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徐淀芳主任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考察团,纵贯美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走访了美国23家与教育有关的组织,考察美国科学教育课程的新动向。徐主任就美国科学教育的特点和观感,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报告。限于篇幅,我将专门写一篇博文,介绍徐主任的报告。
徐淀芳主任报告
2.我代表物理专委会对论文评审工作进行汇报。
在物理专委会,我主要分管的工作就是每年一度的物理论坛和物理研究课题的征集以及课题的管理、评审工作,因此汇报论文评审情况责无旁贷。这方面的内容也形成一篇博文,在后续的博客中陆续刊出。
介绍论文评审情况
3.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讲话。
在讲话中,张先生谈了如下几个观点:
第一,坚持是一种品质。当然这里说的坚持不是简单的坚持,而是精益求精的坚持,这样去坚持就会形成传统。物理专委会在推动各项活动的开展方面坚持的是很好的,每一项活动都坚持不懈、红红火火,非常不容易,但也逐渐看到了这些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次大的科学发展,都是物理学领衔的,正是因为物理学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才使得其他学科和分支的发展成为可能。生物科学划时代的著作,就是物理学家薛定谔撰写的。物理学比较关注原始的、本源问题的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强调动手,还特别注重创新,充分体现了实践和创新的相互结合,这与我们当下倡导的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是非常吻合的。
第三,在新的时代,要以创新来引领物理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真正体现出物理学科的本质价值。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这需要在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基础上,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没有对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就有可能遗漏大量有创新潜质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最忌讳的就是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拔,发现所谓的苗子,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
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做的是将物理学科已有的知识,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去接受;接下来要让学生仰望天空,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展望未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设法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学生喜欢物理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对物理学科的喜欢。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15个自愿全部选择了物理专业,在工作中历经各种岗位,但对物理学的热情不减,喜欢物理成了我终身的爱好。教师有了这样的热情和激情,就有了让学生喜欢的基础了。
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哪个科学家负担不重?负担重主要是心理不喜欢所造成的,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就是负担。当学生喜欢上物理学科的时候,他去做再多的事情,也不会觉得负担重的。
张民生会长讲话
4.市教委教研室陆伯鸿副主任负责主持总论坛。他在主持的过程中,也向大家谈了六点思考:
第一,要有梦想和追求。梦想是美丽的,追求的过程是艰辛的。要使梦想成真,就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这其中个人的目标又要和集体的目标相一致,才能形成合力。
第二,要有积极的动机。积极的动机对人有激励作用,引领人们把愿景和目标转化为现实。
第三,要有专业的知识。只有专业才会有地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很多教师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现在已经要过时了。这就需要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了解物理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新动态,并学以致用。
第四,要有娴熟的技能。技能是人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人的技能越丰富,他的能力结构也就越全面。只有有了技能,才能逐渐上升为能力。
第五,要有快速的行动。快速制定计划,并付诸于行动,这是一种修养。
第六,要有良好的习惯。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总是与成功无缘,究其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缺乏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
作为一个物理教师,既要有坚韧不拔的态度,也要讲究方法,并智慧地去工作。要记住,一口吃不了胖子,但胖子正是一口口吃出来的。祝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大的成功。
陆伯鸿先生主持会议
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徐淀芳,副主任倪闽景、常生龙、王铁桦,秘书长陆伯鸿,副秘书长汤清修,各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张越、张茂昌、刘齐煌、瞿东,以及本届专委会的常务理事周树发、赵伟新等,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