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幸福的生活是什么?

(2010-09-13 12:36:09)
标签:

自然资源

生态平衡

过度猎取

进化论

发展观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不久前,读到一篇谈论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文章,其中对什么是最幸福的生活这个话题进行了一番讨论,其中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生活也将进一步丰裕。在我们享用这些科技成就的时候,如果能够多关注精神层面的提升,或许可以是我们生活的更快乐、更洒脱些;如果能够做到人、社会和自然的科学发展,或许能够使得人们更宽容、社会更和谐些。

下面是这篇文章中的一小部分,和大家分享。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愚蠢地被西方的那种进化论、发展观和文明进步观念所蒙骗,认为古人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噩梦,而只有今人的生活才算幸福,而且将来的人们的生活将随着科技、经济、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逐渐文明进步,会更加幸福和美满。

然而,这不是事实。文化人类学的发现表明:最幸福的生活是过着衣食无愁的渔猎采集业的生活的人们。因为,之所以只过渔猎采集业的生活,说明有可直接渔猎、采集的对象;而之所以有可直接渔猎、采集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资料,说明大自然的衣食资源非常丰厚、充沛;之所以大自然的衣食资源非常丰厚、充沛,说明大自然或生态平衡没有受到破坏;之所以生态平衡没有受到破坏,说明人类的数量与大自然所提供的生活资源相比,是比较少的或相适宜的。

试想:如果人类所需要的动物性资源到处都是,人们哪来的养殖业方面的操劳和辛苦!如果人类所必需的植物性资源比比皆是,谁还会多事地去汗流满面地躬亲力耕!如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衣食无虞,还要绞尽脑汁地研究、发展和使用那些复杂的科技干什么!如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衣食无虞,可以从大自然中随需随取,那么,还要仓廪和库房干什么!囤积聚奇干什么!谁还会去玩命地占有和死命地防护!如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衣食无虞,可以从大自然中随需随取,那么,何来现代社会围绕物质利益而展开的错综复杂而惨烈的纷争与流血!

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在做抽象的推论和凭空的想象,而是有着一定的事实根据的。譬如,至今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北部边缘多比地区的多比、昆人等依然从事渔猎、采集业的人类群体,由于他们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与大自然始终处于生态平衡之中,从而即使生活在自然条件很差、没有人愿意与之争夺的沙漠边缘地带,也过活得十分轻松、自如:一个男人56天打猎,然后休息12周,走亲访友,或安排昆人每周23次的通宵舞会一名妇女一天采集的食物就足够她的全家吃三天,……剩下大量的时间休息、走访或招待,而如果在相互之间发生了什么争执与不和,也不会引起什么较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昆人的社会结构非常松散(──用不着农业人、畜牧人、工业人等文明人那样为了经济利益而动辄结成生死同盟,需要什么患难与共、同生共死),更没有多么纠缠不清的财产联系,因此,可以随意地组合、随意地解体、分离,所以一旦闹不和,那么,相互分开而与他人去组合就行了。那么,他们的营养状况又怎么样呢?据普洛洛说,接近于美国运动员的水准。──这就是《圣经》中描绘的伊甸园的生活!

然而,人类是一切生灵中最有智慧的,因为这种智慧而最为关爱和最有能力维护自身与自己的子女和亲人的生命存在和机体安康的;因为这种智慧和关爱而可以摸索出医疗、保健技术的,老弱病残幼孤在人类群体中是可以得到精心的保护的。因此,除非像现在的很多被西方人称作原始部落的人类群体那样有意识地、刻意地通过溺女婴等方式控制人口,否则人口的增加则是必然之势。而人口的增加还得到了因为智慧而积累起来的渔猎、采集方面的知识、技术及相应的工具──初期的科技方面的鼓励、支持和保障,从而人口的增加和膨胀不仅合乎人类的意愿,而且因此而成为完全的可能。

那么,人口的增加和不断膨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直接可以猎取、采食的自然资源的相对减少。直接可猎取、采食的自然资源的相对减少的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失去生态平衡,大自然不再可以供养人类了,人类不能再过直接的渔猎、采集的生活了。然而,人类是最为关爱和最有能力维护自身与自己的子女和亲人的生命存在和机体安康的,人类不可能因为大自然不再能够直接地养活他而任凭被饿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生活下去,于是就有了从园艺农业、畜牧业到精耕农业、工业的一步步的应对策略。而这样一些策略,我们今天盲目地迷信进化论、发展观的同时也明白,这样的策略是一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式的策略,是破坏大自然、毁灭全球生态系统的策略,是让地球一步步走向沙漠,使大气成为毒气,江河成为污浊的毒水,使臭氧层开洞,使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一步步走向灭绝的策略。是一种自杀式的策略!当然,从今天来说,这已不再是未付诸行动的计谋和策略,而是一种普遍地呈现着的现实了。

从渔猎、采集业到工业的进程中,人类的生存是否越来越艰难、越辛苦,对此把昆人几乎一劳永逸式的生活状况与现代人中的现代型佼佼者们一天要身兼几职、奔波忙碌的生活状况比较一下,结论不难得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是在为简单的生存而操劳、辛苦,其中有一部分人之所以操劳、忙碌得艰辛万分,并不是因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是因为恐慌和贪婪。现代人一方面当面对日益贫瘠、满目疮痍的大自然和意识到生活资料及其他财富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而将越来越有限时,当看到人们为了生活资料和财富,一只手辛勤劳动,一只手拼命地紧抓着自己已获得的财富不放,又期盼、渴望着生出第三只手来攫取别人的财富时,心中就产生紧张和恐慌,觉得自己如果不伸出比别人更多的手来努力拚搏,终有一天会横死街头;而当看到那些在惨烈的生存竞争、生存斗争中大获全胜的幸运儿们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纵情声色、呼风唤雨、招摇过市、横行乡里的八面威风时,又心生羡慕和妒嫉,从而对于财富产生无限的贪婪,从而也就只能暗下决心:要为财死、要为食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达目的,要不择手段!加倍地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加艰辛的劳动。──这里所说的虽然只是一个人的心理遭遇和生存境况,而且还是一个现代人,但事实上可以代表走出了伊甸园──与大自然保持生态上的平衡的生存条件以后的所有的亚当、夏娃的子孙及其心理和生存处境。

诸如此类,现代人的生活完全地被物质欲望所控制了,对于纯精神的生活的追求也就只能降格为无足轻重的可有可无。──尽管由于对于自己精神性本质的背离而永远地遭受着那无边无际的空虚、无聊、焦虑、抑郁、痛苦无情的折磨和打击。甚至这种意义上的无边无际的空虚、无聊、焦虑、抑郁、痛苦与贪欲不能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焦虑、忧愁、劳累、哀伤相混淆而把这一切折磨与打击归结于物质追求方面的不得志,从而越是觉得空虚、无聊、焦虑、抑郁、痛苦,就越忽视精神的需要而越加堕落为物欲的困顿而疲惫的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