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 鹅卵石 细沙
(2010-07-26 10:33:14)
标签:
人生方圆观自我认识杂谈 |
分类: 我的心情 |
一次地质变化,山上的一块岩石跌落下来,落在了河床之中。
岩石有棱有角,落下来之后占据了河床一偶。原本畅通的河道,因为这块岩石而发生了变化。河水拼命地对着这块岩石撞击,想把它冲离河道,以便河水能继续欢畅地流动。岩石常年在高空中风吹日晒,现在有机会浸润在水中,快乐的不得了,自然不愿离开。两股力量进行着对峙,激起浪花一串串。
岩石很强硬,河水显然无法将它推动,只能变换既定的流动节奏,在岩石的周围寻找通道。在水的冲击之下,河床支撑岩石的泥沙也逐渐被带走,岩石前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沙坑。水持续冲击着,沙坑的面积和深度不断地加大,慢慢地,岩石的根基不是很牢固了,向上游方向倾斜,最终因为重力的作用而向上游翻滚了一次,再次找到了平衡。
在新的位置上,岩石的前部(上游一侧)继续受到水流的冲击,新的沙坑又一次慢慢的形成。一段时间之后,岩石又一次向河床的上游方向翻滚了一次。……
水虽然很柔软,但韧性十足。尽管撞上岩石之后粉身碎骨,但依然坚持不懈。在这份坚持之中,岩石上棱角分明的地方渐渐地被打磨的失去了棱角,原本凹凸分明的岩体被流水按照流线型的造型加以改造。岩石抗击流水最突出的部位,同时也被流水改造的异常坚决。经过了漫长的改造之后,岩石逐渐变成了鹅卵石。
球形或者椭球形的鹅卵石,调整自己最好的姿态,以求和流水达到和谐共处。再往上翻滚的机制逐渐消失了,时不时还会跟着流水向河流的下方行走一程,很有点随波逐流的味道。
尽管岩石已经逐渐变得圆滑了,但流水并不满足。流水总希望将事情做的尽善尽美,总感到那滚动在河床中的鹅卵石还不够精致,因此依然不停地对其进行打磨。打磨下来的岩粒增加了河床中细沙的厚度,原本硕大的岩石体也逐渐变得身材苗条。打磨的过程没完没了,鹅卵石的重量也越来越轻,但流水是那样的执著,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
从岩石到鹅卵石再到细沙的演变历程,是否和一个人走上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的历程有点类似?
某一个体:落入河床中的岩石
社会文化:奔腾不息的流水
一块岩石,无论再大,也难以阻挡奔腾不息的流水,即使能形成堰塞湖,流水最终还是要漫过岩体,欢快而去。一块岩体,无论再坚硬,也无法抵挡得住水滴的撞击。
这和宿命无关。一个人,只有打开经验世界,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他人,才能够在这其中,明白自己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并最终正确认识自己。
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会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