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浪花一朵朵?

(2010-06-19 09:39:23)
标签:

小水滴

弹子球

浪花朵朵

形成条件

杂谈

分类: 海外短波

68的博文,介绍了小水滴在落入水面的过程中,由大逐渐变小,并一次次地从水面上跳起,像小精灵一般舞蹈的视频和内在原因。其实,关于小水滴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再介绍两则。

 

1.像弹子一样反弹

我们都知道,橡胶有着很好的弹性,用橡胶制成的实心弹子球很多人都玩过。把一个弹子球竖直地扔到坚硬的地面上,它可以上下跳动很多次。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弹子球在接触地面的时候发生形变,原来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弹球的弹性势能,当形变达到最大的时候动能为零,弹子球重心不再下落。此后,弹性势能再转化为弹子球向上的动能,使其从地面上弹起来。弹子球在最终静止之前,可以上下弹动很多次。

水滴下落到坚固平面上的过程中,能否像弹子球那样也上下弹动很多次呢?法国大学的David Quéré教授利用小水滴和光滑的超疏水平面做了一个实验,以研究小水滴的弹性。超疏水平面是通过在平面上形成细小的微米大小的结构,这样小水滴在这个平面上会像在荷叶上一样保持水珠的形状,而不会像在一般平面上那样摊成薄薄的一层。

通过高速摄像机观察的结果表明,在此情况下,小水滴具有的弹性并不亚于橡胶弹子球。从高处落下的小水滴和平面接触的时候,形状略微发生变化,小水滴的动能转化成了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小水滴要恢复原状,整个水滴也就从平面上弹开来了。小水滴的弹性相当的好,在这个实验里,落到平面上再弹起的小水滴可以保有碰撞前90%左右的运动速度。

为何浪花一朵朵?

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小水滴在超疏水平面上的碰撞过程,小水滴的直径为0.8毫米。

为何浪花一朵朵?

直径为1mm的小水滴在超疏水平面上的弹跳轨迹。图片的竖直方向对应约一厘米的高度。

 

2浪花一朵朵的原因

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其中的一句歌词是这样的:我要你陪着我,看着那浪花一朵朵……。在月球的引力或者风的作用下,海浪向着礁石冲来,然后在礁石上撞的粉身碎骨,变成朵朵飞花,这是大家熟知的事情。

浪花为什么是一朵朵的呢?什么情况下水撞击到固体的表面都会产生浪花么?到底是液体和固体的碰撞本应如此,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呢?海水的速度和盐分、礁石的光滑与否、还有空气的存在,在这个过程里面,涉及了太多太多的因素,究竟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呢?

芝加哥大学的Wendy Zhang教授和Sidney Nagel教授和他们的研究生徐磊在一个实验里揭开了这个秘密。他们研究了一个水滴是怎么样撞到一个干燥光滑的平面上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为何浪花一朵朵?

直径为3.4毫米的水滴以3.74米每秒的速度落在平面上(相当于从约70厘米高的地方落下),而碰撞的过程由高速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来。

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滴撞在平面上,发生形状的变化,而边缘则会激起一圈美丽的托盘样的浪花。随着气体压强的降低,激起的浪花越来越小。在0.172个大气压下,水滴撞到平面上之后,就只是平滑的摊成薄薄的一层,不会激起任何的浪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水、礁石都不是关键的因素,空气的存在才是形成浪花的决定条件,如果没有空气的话,我们也看不到浪花朵朵的美景了。

在这个水滴和平面碰撞的过程里,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水尽量平滑地铺开,而空气对运动的阻碍和摩擦使得水散开的边缘不稳定。这两种因素的竞争就决定了是否会激起浪花。他们利用不同液体和气体重复这个过程,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水滴落到水面上并融入其中,雨点落到荷叶上弹落而下,海水在礁石上撞个粉身碎骨,这些在我们肉眼看来或许平凡无比的事情,其真实的过程往往美妙而玄奥,可以通过高速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下来。而这一切的平凡或者玄奥,可以通过数学和物理来完美地解释,科学的美丽,或许就在于此。

 

 链接:会跳舞的水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