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上泰山

(2010-04-30 10:56:14)
标签:

泰山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旅游

分类: 旅途随记

我和泰山很有缘分。25年之前就有了第一次登山的经历,中间又多次来这里学习交流,最近一次登泰山则是在2007年的5月份。上周组织初中的校长们到潍坊考察,特意安排他们到泰山一游。原本希望大家通过攀登泰山,体悟奋力前行的不易,激发战胜困难的豪情,但看来大多数校长对自己的体力缺乏信心,都选择了乘坐缆车上、下这种便捷的游览方式。

从内心里讲,我是不大喜欢乘坐缆车上下游览的。缆车的优点是便捷,但缺点则是使人失去了深度体验的机会。到一个景点来,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深入景区,探究其人文、自然景观的特色以及形成的原因,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些景观受人热捧的缘由。这就好像课堂教学,一节生动有趣充满启迪的课堂,一定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从起点奔向终点的“缆车”,让学生快捷地浏览一番途中风景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学生的倾情参与,并以学生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的深刻认知体验为标志。

在几次爬山的经历中,最让我难忘的是1985年第一次爬泰山。为了能够到泰山极顶看日出,我们选择了半夜从红门出发登山,从山脚一直攀登到山顶,然后再从山顶一步步的走下来,沿途欣赏泰山的迷人风光。因为全程徒步,付出的体力劳动最多,对泰山景观的考察最为细致,因此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就在这次泰山之行中,我有了一个愿望,希望自己在2015年(第一次登泰山30周年)之前,能够有一段比较宽松的时间再登一次泰山,从山脚一直步行到泰山极顶,再来一次巅峰体验。

有五位校长在我的鼓动之下,乘坐缆车到了南天门,在天街上逛了一小会,就返身下山,徒步走回中天门。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行走的过程中,有人想打退堂鼓,有人小腿肚不听使唤,但在同伴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下,他们还是非常顺利地走了下来,获得了一次与众不同的经历。当他们和大部队汇合,坐在车里绘声绘色地讲述下山的经历时,那种快乐和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是乘坐缆车下来的人所不具备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个体自身的需求。从个体的角度看,面对一个自我感到压力较大的工作或者任务时,内心总是忐忑不安的,如果有同行者给予激励和帮助,必然会从中获得鼓舞和自信,从而超越自我。我相信,五位校长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之后,对于“团队合作”这个词语,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今年春天气候相比往年有些寒冷,山上山下植物发芽吐翠的时间也推迟了不少。原本希望能够在泰山看到洋槐花,吃上一块槐花饼,但槐树还没来得及开花,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不少落叶树木还是光秃秃的,一些性子比较急的树木也只是嫩芽初露尖尖角,想象中的绿意葱郁的泰山美景,还要过一点时间才能变成现实。泰山的冬季是旅游的淡季,但往年从3月份开始就会热起来,今年因为气候寒冷,3月份前来观光的游客很少,直到4月份才开始逐渐火起来。

因为缺少攀登的经历,登山的感悟和体验也少了很多。在山脚下、中天门附近和山顶拍摄了一些泰山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为本次登山活动留下了几个值得记忆的瞬间。

泰山风光之一——山脚下

再上泰山
再上泰山 

泰山风光之二——中天门

再上泰山
再上泰山
再上泰山
再上泰山 

泰山风光之三——泰山顶

再上泰山天街
再上泰山
再上泰山南天门
再上泰山
再上泰山碧霞祠
再上泰山玉皇顶
再上泰山碧霞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