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国感受点滴

(2010-01-14 11:41:20)
标签:

高速公路

观众素质

文明礼貌

德育

教育

分类: 我的心情

这次去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参加玫瑰花车游行,有两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

其一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美国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从任何一个地方上高速都很方便。美国人出行,高速公路是很重要的出行方式。

美国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远比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上要多很多。如果晚上行走在高速公路上,你会看到蜿蜒而去的两条光流,一条是顺着你前行方向的汽车红色尾灯形成的红色光流,一条是和你逆向行驶的汽车前灯形成的白色光流。

走在高速公路上,我一直在观察前方的车辆,发现在行进的过程中,很少有车辆变道、插队,大家都沿着自己的车道行驶,所以尽管车辆很多,但道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拥挤,车辆行进的速度非常快。

车辆多的时候,容易引起堵塞,如果有人急吼吼的,总想着自己先通过,拼命去加塞,就会让附近的司机感到自己“吃亏”了,然后一起来加塞,结果造成更大的堵塞,到头来自己也走不掉。我们的道路上,经常出现的塞车现象,就是这样造成的吧?

我询问了当地的司机,问高速公路有没有限速。他告诉我有的,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规定,如果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非常快,都超出了限定的速度时,交警并不会罚款,而会根据整体的运行速度判断是否要给予整体速度限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车辆速度较低,影响了其他车辆的通行,反而会被罚款。限速和罚款,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制定交通法规的目的是为了车辆更加方便的通行,是否进行罚款也要依次为据。如果罚款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堵塞,那就失去了罚款的本意了。

其二是游行结束之后的观众疏散。

每年参加帕萨迪纳玫瑰花车游行的观众约有100万人,这些人分布在8公里左右的科罗拉多大道两侧。当地政府为了便于观众观看,特意制作了很多的临时性观礼台。这些观礼台依据道路两边的地势而搭建,有的只有三四排的高度,有的则一层层搭出几十排。我所在的观礼台就有20多排,每排上都坐满了观众,还分了好几个区域,足有好几千人坐在上面观看演出。

这个观礼台有三个上下的通道,都非常的狭窄,人们只能一个个地依次而行。在游行结束之后,这些观众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素质,绝大多数的观众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等着前排的观众依次离开。观看游行的老人很多,他们在离开的时候行走的速度不快,但没有人抱怨,大家都非常耐心地等待着。前后也就是20分钟左右的时间,几千人的观礼台上的观众就全部走在了科罗拉多的大街上。在这过程中,没有看到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也没有看到警察。

整个的科罗拉多大道也是如此,游行结束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绝大多数的观众就疏散一空,恢复了街道的宁静。在大道的交叉路口,看到了几个警察,在告诉人们哪些道路还在封闭之中,应该如何撤离。

我们几个非常感慨。就在去年的12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的学校内,下晚自习的学生由于几个调皮男生故意堵住楼梯口,就导致了一起死亡8人,伤20余人的校园恶性楼梯踩踏事故。面对着马上就要到来的上海世博会,我们需要多少志愿者来维持秩序?在这方面我们将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和代价?

从这个关系人的文明素质的话题,我又想到了2007年的寒假期间,曾带着一批学生到韩国去访问交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在首尔的第一个早晨,我们这些高中生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旅行社的大巴前,依次上车,准备到外面去吃早饭。等全体学生上车之后,旅行社的导游不高兴了,她走上车来对着大家说了一通话,让我自己一下子脸也红了起来。

她说:“不论是作为一个学生还是成人,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都要做到以礼待人。中国是礼仪之邦,你们应该更懂得这个道理。看着你们过来,我站在车外一个个地欢迎你们,并向你们问好,你们中的大多数同学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然后,她并没有让司机立即开车,而是告诉大家韩语中问好的话该如何说,并教大家练习了几遍,直到大家都会说为止。

我将这件事情讲给另一所名校的校长听,没想到这位校长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前不久,他带着自己学校的学生到日本的友好学校里去交流访问。其中有一项交流活动,就是两所学校的女子篮球比赛。虽然我们的队员身材比日本队要高大很多,但在体质、篮球场上的灵活机敏性方面则比日本的学生要差很多,所以抵挡不住日本学生多个角度对篮筐的狂轰乱砸,结果以失败告终。

比赛结束之后,日方的学生队员排成一排,等着和中方的学生握手,坐在裁判席上的裁判员也一个个都站了起来,等着队员过来敬礼的时候好方便还礼,但中方的学生没有考虑这些,她们自己围成一圈,齐声喊了“加油”之后,就径自向球员休息室走去了,这让站在场上的日方队员很尴尬。她们看到中方的球员没有握手致谢的意思,这才转过身来先向裁判致谢,再向到场的观众致谢。

据这位校长说,他一方面自己感到脸红,另一方面也为这些队员的“木讷”感到吃惊。在比赛的现场,只要稍微留心一点他人的举动,就会明白别人的意思,自己跟着比葫芦花样就行了。为什么大家都“熟视无睹”呢?

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很多国家相比,我们在德育方面投入的精力是非常多的,但我们的德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道德的说教太多,道德教育的要求太高,与现实生活有太大的距离。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家长、社会人、教师也很难做到,这就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这样的说教都是随便说说的、不当真的,从而导致了道德上的知行脱节。很多学生讲起道德规范、理想信念的时候是一套一套的,但在平时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另一套,这是知行脱节最典型的表现。

让人更加感到难过的是,改变这种状况非常难。因为这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学校不是在真空中运行,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贫瘠的盐碱滩地上,再好的种籽也是很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