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决策九大步·读《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标签:
高效决策决策策略影响因素文化 |
分类: 读书评论 |
——读大卫·韦尔奇著作《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一得
假如你参加一个游戏节目,主持人指着3扇门告诉你在其中的一扇门后面有一辆新车,而另外两扇门后面什么都没有。他先请你挑选一扇门,你选择了1号门。然后他走到2号门并将其打开,后面什么也没有。接下来,他问你是坚持选择1号门还是改选3号门。你会改变自己的选择吗?
我看了这个问题后,不假思索地就决定保持原来1号门的选择。
大卫·韦尔奇告诉我,这样的一个选择是错误的。上述的问题在数学上称之为蒙提霍尔问题(Monty Hall problom),游戏者一次性就选择到背后有车的门的几率为1/3,如果你第一次就选择正确,那么更改选择就意味着输了。但游戏者选择错误的几率为2/3,这个时候,剩下的两个门中一个有车,另一个没有车。主持人没有选择,只能打开没有车的那个门,这个时候如果你变更选择,就会获胜。因此变更选择获胜的几率为2/3。
每个人一天之中都要做出很多决定。有些决定微不足道,比如说吃了晚饭之后是留在家里看电视还是外出散步;是跑几步赶这班车还是慢慢走,等下一班过来;到便利店去购买饮料,是选择可乐还是矿泉水,等等。也有一些决定事关重大,比如说是继续求学还是找工作;是继续租房还是自己购买房屋;是准备生孩子还是继续丁克家庭,等等。
怎样让这些决定做起来不是那么的困难呢?怎样让做出来的决定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令自己感到后悔呢?这里面有很多的策略和技术需要研究。大卫·韦尔奇告诉我们,要成为高效的决策者,有两点至关重要。首先,你必须了解理想情况下的决策行为;其次,你必须明白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存在理想的情况。
无论是微不足道的决定还是事关重大的决策,均由三个部分组成:(1)明确目标;(2)确定可选方案;(3)从中挑选最终方案。有一个选择模型——“主管期望效用最大化”(简称SEU)就是决策的理想模式。“主管效用”是指决策者本人所认同或所经历的幸福、愉悦或者满意的感觉;“期望效用”是指尚未实现、但决策者希望获得的幸福、愉悦或者满意的感觉。如果一切都是公平公正的话,这样的决策所获得的结果必然是更加美好的。
要使用SEU模型,必然要用到“高效决策九大步”。这是从上述决策的三个部分中进一步细化出来的九个步骤:
1.明确目标
所有决策均有目标性。不管何时进行决策,必定有你希望达到的特定目标。
2.对可选方案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
实现一个目标,有不止一种可能的途径。要通过调查研究,确定1~2个主要的途径。
3.明确可选方案的隐含价值
决策的背后,常常和自己的价值判断等联系在一起。财富、自尊……等都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就隐含在你的决策方案之中。
4.评估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重要性可通过其隐含的价值来进行衡量。有时,很重要的决策对你而言可能显得无关重要,比如说14岁那年别人递第一支香烟给你的时候,你可能就没有意识到一根香烟就会快速发展为身体和心理的依赖,并最终导致了肺癌的产生。
5.对时间和精力做出预算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宝贵,要将它们作为决策“效用”的组成部分。决策的重要程度越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应该越多。对于一些重大的决策,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来防止自己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无谓浪费。
6.选择决策策略
策略就是行动计划,也就是达到目标的方案。
7.确定可选方案
通过对可选方案进行更详尽的分析,确定或者创造一个最佳的方案。
8.评估可选方案
根据一个标准对可选方案进行判断。精心的评估可以带来优秀的决策。
9.做出选择,满足时间和预算要求
“不管你做出哪个选择,你都会后悔的。”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明白了这一点,选择的时候就要果断些,不要瞻前顾后。
决策是一门蕴含着艺术的技艺。要成为一个高效的决策者,首先应该培养决策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使用“高效决策九大步”来养成;其次要善于自我反省。只有你才了解自己是谁,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在意什么和不在意什么,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越是了解自己,在决策的时候就越容易选对。
决策的策略有五大类。其中的“优化策略”、“满意策略”和“随机挑选策略”是单纯性的策略,它们的实施方法只有一种。“优化”就是从众多方案中找到最佳的可选方案。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所有方案的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的方案;“满意”是在各种不太清楚的备选方案中选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一个方案,采用这种方法不需要进行很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关注的是自己的满意度;“随机挑选”是在两个备选方案中无法确定哪一个的情况下,采取投掷硬币的方式进行决策的方案。除了上述三个单纯性的策略之外,“预选策略”、“约束优化策略”这两个策略也是在决策的时候常用的,它们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医生们经常将“预选”作为决策的策略,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太宝贵,而且在医学界,惯例就是一种预选的标准。给一个决策设置一些约束的条件,可以缩小包围圈,便于决策者在更小的范围内进行方案的选择。约束条件不同,方案的选择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虽然有高效决策九大步,有五大类的决策策略来支撑人们进行决策,但在实践决策过程中,人们依然会感到决策过程困难重重,而且经常出现决策错误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大卫·韦尔奇告诉我们,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常常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一是数字。人人都认识数字,但是否了解数字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数学规律?就像在本文开头所举的这个关于概率的案例,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对此是否有研究?人们在生活中的很多决策,都和概率有关,但我们对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的了解是很不够的。
二是情绪。高效决策九大步给出的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情景下进行决策所应遵循的步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决策的时候,都带着一定的情绪,这些情绪对决策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三是道德。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对道德问题进行慎重的思考,但极少有人接受道德推理的培训。道德约束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是性别。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决策行为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认为男性在进行决策时更加“理性化”,女性在进行决策时更注重“直觉”。大卫·韦尔奇告诉我们,同一性别之间决策风格的差异比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还要惊人。
决策是一个需要养成习惯的过程。当你总是犹豫不决,或者一直感到自己“运气不佳”的时候,不妨读一读大卫·韦尔奇的这本书,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