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荡山之行(一)

(2009-08-15 18:30:31)
标签:

雁荡山

大龙湫

灵峰夜景

旅游

分类: 旅途随记

813-15日,虹口民进区委举办暑期骨干学习班,在学习之余,有了这次雁荡山之行。

1.大龙湫

位于乐清市内的雁荡山,俗称北雁。灵峰、灵岩和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我们所到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大龙湫。

雁荡山之行(一) 

大龙湫景区

走进景区,立刻就会看到一面突兀而起的巨石,尖耸在四周山谷的中央,一道裂隙从上贯下,犹如巨斧劈开,形成两片。一片较粗,一片较细,这就是大龙湫景区非常著名的景观剪刀峰。在大龙湫的游程中,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一巨石行走,在不同的角度,巨石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由远及近,时儿如昭君出塞,时儿如啄木鸟,时而如偷吃蜂蜜的,时而又变成了桅杆船帆真是一步一景,横看成岭侧成峰啊。

雁荡山之行(一) 

剪刀峰

雁荡山之行(一) 

昭君出塞

雁荡山之行(一) 

啄木鸟

雁荡山之行(一) 

狗熊

雁荡山之行(一) 

远航的船帆

雁荡山是著名的世界地质公园,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火山喷发。尽管过去了漫长的时间,火山喷发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见。在大龙湫景区的道路旁,就有多处的地质观察点,告诉人们当年火山爆发岩浆喷泻的过程。比如说球泡流纹岩,就是很具特色的火山岩石。火山喷发时,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流动中形成球泡,冷却之后就成了这些空心的石球。它们仿佛是大山的眼睛,向人们诉说着雁荡山亿万年沧海桑田的故事。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山之行(一) 

火山岩石

伴着溪流的淙淙声,沿着弯曲的幽径继续往前走,不期然间,大龙湫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落差197米的险嶂上,大龙湫瀑布像一条白龙飘落下来。上半段白练飞舞,下半段如烟如雾。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此诗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我们过来之前,乐清这里刚经历过一场台风,大龙湫的源头——雁荡山海拔1150米的绝顶——百岗尖的水量充沛,因此瀑布还是比较壮观的。瀑布边有忘归亭,是观瀑的好地方。柱上有对联: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闬闬。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够在大龙湫下感受到这雨闬闬的味道,让人的思绪随着那如烟的落瀑飘扬。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山之行(一) 

大龙湫瀑布

虽说来到的是山,但游览的过程并不需要爬山。行进在相对平坦的游道上,一路浏览两旁那奇形怪状的山峰,成群结队的争相峥嵘于高高的天际之上,若泼墨的山水画、似逼真的人物谱,真是奇峰秀丽、千姿百态。

雁荡山之行(一)

骏马图 

雁荡山之行(一)

秀丽风光 

雁荡山之行(一) 

泼墨山水画

2.灵峰夜景

去雁荡不看夜景,是一大缺憾。灵峰夜景不是万家灯火那种错落有致的壮美景观。而是奇异的岩石在朦胧月色中奇妙的影现。是种不亲临难以想象的壮美。岩石本是无情物,可在人们的想象中,这月光云影中的岩石似乎充满了灵性。雄鹰峰、双乳峰、相思女、情侣峰、犀牛望月、公公与婆婆峰、牧童、仰天少女及观音送客等,让人们带着对灵峰妙景的好奇神秘而来,带着对大自然的神奇而归。

在美学中有种心理作用移情作用。人们在赏景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移注到原来不具有人的感情色彩的审美对象上去,使本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仿佛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和心理活动。于是,人和自然有了交感共鸣,这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到灵峰观赏夜景,也就利用了这一心理现象。

在雁荡山有句民谣: “牛眠灵峰静,夫妻(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这四句话是对灵峰夜景几大景点的总概括。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对夫妻(情侣)在朗月下亲热相恋;一个调皮的小牧童却在偷偷看这对恋人的谈情说爱。在寻找孙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见他们,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过去……,一幕幕景象就在这美的瞬间定格了。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山之行(一) 

 

雁荡灵峰夜景(来自网络)

看灵峰夜景需要几个条件:最佳时间、最佳位置、最佳方式。最佳时间就是天刚蒙蒙昏暗下来,却未完全变黑,山峰已经看不到表面的岩石、草木,在微亮的天幕的映衬下,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剪影的时候。夜景的美,形神兼备,而且移步换影,变幻多姿,最佳位置很容易理解。最佳的方式,需要将山峰的剪影纳入自己的视野之中,调动自己的生活储备和丰富想象,来实现人和景物的交感共鸣。每个人看到的可能就是不同的,经过自己头脑加工之后联想出来的也会是非常独特的,因此,这里不多介绍了,还是大家亲自来走一遭,体会会更加直接和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