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越发达人类越退化?
(2009-04-23 11:46:20)
标签:
进化退化健康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今年2月份,名为“康斯坦丁”的博主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题为“科学越发达人类越退化?”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博友的转载,《中国教师报》也刊登了这篇文章。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联想到了教育,想到了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认真回答的一个问题——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有人会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递知识;有人会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人会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生理的退化也好,脑重的减轻也好,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有关问题,似乎都可以归结到如何让人们更健康上来。将孩子们的健康放在首位,在面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新问题和新困惑时,我们就有可能更从容。
下面是“康斯坦丁”的这篇文章。
人类大脑正在不断“缩水”
有人说:我们的身体退化了,但大脑一直在进化,脑细胞变多了,思考更快速了。事实如何呢?一名日本大学教授研究了150名介于20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年所患的“计算机普及后遗症”后,他慨叹道:“现今的年轻人变得愈来愈蠢。”
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人类大脑在过去3.5万年来逐渐变小。早期人类的脑重约是1450克,而现在人类的脑重则约为1300克。过去3.5万年来是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支配能力大为增加,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变小了。进化,是大自然的“良好意愿”,可惜现在我们却不是按照它的模式生活。分析一下,大脑将资料萃取为信息,信息构筑为知识,知识升华为智能。如果说人变得比以前更聪明,就应该是往“智能”的层次去追求。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心智着重于“知识”,而不是“智能”的层次,更可怕的是科技越发达,我们反而越重视粗浅的“信息”。以前生活困苦,需要“智能”来寻求解脱之道;现今生活优越,有没有“智能”与“知识”不重要,会享受才是重点。
人脑退化,机器却在进化,电脑未来的发展模式,就是人类普遍的深度依赖,我们只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得到任何答案,人类不“脑残”才怪。
退化不能怪罪于科学进步
如果我们不滥用电子帐本,而用大脑记忆;不用手提电话储存电话号码,而用大脑记忆;不滥用计算器,而是用笔计算;不滥用电子字典或谷歌、百度,而是查字典与百科全书。那么,我们不可能变成“无脑”动物。可是,我们做得到“返璞归真”吗?
不久前,英国举行了一个教育会议,讨论少儿语言能力退化问题。英国政府基础能力发展署的高级教育专家艾伦·韦尔斯警告说:“现在的孩子们常常用简单的单音节词交流,只会叽里咕噜。到了上学年龄时,许多孩子只有很少一点语言技能,这将明显影响他们日后的学习。”利物浦大学的语言学教授罗宾·邓巴说,现在担心的问题不只是人们的语言能力日渐丧失,它甚至关系到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由于没有能力思考和辩论,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理解和影响自己周围世界的打算,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国际争端,如中东问题、全球变暖及克隆问题等,都没有什么看法。“不只在英国,世界各地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正在面对一个交流技巧越来越差的世界。”专家相信,由电视和电脑造就的“快餐文化”让孩子们迷失了自己,他们喜欢跟着时尚转而懒得去创造。
生理的退化,也表现在男人的生育能力上。据医学专家研究,二战前期欧州男人单位精子数量为1的话,现在只有0.6。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表明当今的人种已经严重退化。
现代人身体素质下降,机能退化,不能怪罪于科学进步。为了让人类“进化”,难道我们就要“灭绝”高科技产品,取消社会福利,甚至颠覆现代社会形态吗?难道我们要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吗?
“进化”与“退化”的取舍与争论将长期困扰我们,但有一个真理是世界公认的,那就是:促进身体素质提高本来就是科学研究的范畴,生活条件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可以舍弃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