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效的表扬

(2009-04-10 10:49:54)
标签:

表扬

有效性

杂谈

分类: 课程教学

pplong的博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发表于《上海教育》2009年04A上。

 

孩子的学习,需要得到恰当的、及时的反馈,表扬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反馈,经常被看作是对孩子学习或行为的一种积极强化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一次恰当的表扬通常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积极的教师影响,二是有价值的陈述,三是向孩子传递出重视他们状态的讯息。

表扬的作用与价值,在很长时间内被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所关注,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很多专家的研究都表明,不是所有的表扬都能达到强化孩子的学习或行为的效果,表扬的有效性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

第一:频率。

表样的有效性部分地决定于其运用的频率和连贯性。很多人认为,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比年龄比较大的孩子更需要表扬,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对表扬的需求会逐渐减少。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承认和表扬,不管是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在工作的时候。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表扬的需求就减少了呢?这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自己认为,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强化有点“小儿科”,教师将这样的观念传递给了学生们,学生接受了这一观念之后,就不愿意被表扬了,因为他们渴望长大;二是教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常常不是一个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强化行为,而是对学生行为的自然而然的反应,这样的表扬不疼不痒,强化的作用不明显,学生感到接受与否没有什么差异。

表扬,是需要提前预设、精心准备的。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适度的表扬,把握好表扬的频率和连贯性,注重从表扬的三个要素去实施,能够提高表扬的有效性。

第二,分布。

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表扬?什么样的人得到的表扬最多?注意观察课堂中的表扬,我们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经常是不一样的。在班级中,最需要表扬的学生是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但是,往往是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时候,得到表扬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最容易受表扬的学生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因为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作业做的好,考试成绩优异,教师经常拿他们作为榜样,让其他同学向榜样看齐。其实这些成绩好的同学有时并不想得到类似的表扬,他们觉得这种做法让自己在班级里很孤立,班级的其他同学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怪怪的。

表扬要和学生付出的努力程度挂钩。这样的表扬才能真正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

第三,质量。

高质量的表扬具备下列四个要素:

一是标准一致。比如说对学生的口头回答情况给予表扬的时候,就要预先确立这样的一些评价指标:知识掌握完整而准确;思维达到了预期的加工水平;很好地运用了口头表达技巧;对后续问题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这样的指标也应该让学生明了。有了这样的指标,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一天被表扬的行为到了另一天得不到表扬。在平时的教学中,表扬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甚至有时学生在答案是错误的情况下,老师也会莫明其妙地给出表扬,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身上最容易发生。这些成绩差的学生会“看穿”这种虚假的(尽管是好意的)表扬,从而感到羞耻或者气馁。

二是具体。只有具体,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让学生明确相关学习的评价指标,能够使得表扬更加具体。

三是可信。表扬必须是有充分根据的,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学生在了解了评价的指标之后,看到老师依据这些指标来实施表扬,表扬就会变得更加可信。

四是真诚。只有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扬,学生才会认为是对自己学习和行为的一种强化。要相信学生这种潜在的判断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