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漫谈四十二:美国现代教育制度(二)

(2009-02-24 10:53:37)
标签:

美国

现代

教育制度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认识到在培养人才,发展尖端科技方面的落后。在美国教育家和公众的强烈抨击下,为了维护它对世界霸主地位的争夺,美国开始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由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改革。

五、《国防教育法

该法令主要内容为:

1.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即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以及其他重要科目的教学;要求更新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校设置理科实验室;建立外语教学中心,加强视听电化教学设备。

2.加强职业教育。法令要求各地区设立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和开办职业训练机构,有计划地为青年提供职业训练,使之成为专门技术人才或熟练工人。

3.强调“天才教育”。法令要求通过测验、咨询等手段发现和鉴定具有卓越才能的天才儿童,使他们在受完中等教育后升入学院和大学,并提供专项奖学金和奖研金。

4.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法令要求联邦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各级学校提供实际援助,以保证受培训的人的质量和数量达到美国国防的需要。法令规定从1959年到1962年联邦政府每年拨款8亿多美元援助各级学校教育。

196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修正案》,把《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延长到1968年,而且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并增加了学生贷款和奖学金的名额。

《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是美国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量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使小学的入学率迅速提高,中等教育普及速度也大大加快。该法令对培养美国科技人才也产生了巨大作用。

六、60年代的教育改革

美国在60年代,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在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方面,在美国科学院领导下召开了由35位科学家与心理学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关于普通教育学校中的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质量及其改革问题,并通过了改革中小学课程的报告。会后,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这篇报告。

《教育过程》的主要内容为:

1.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进行早期教育;

2.认为儿童存在着极大的智力发展的潜力,所以应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加深教材知识的严密性和一定的难度;

3.强调课程和教材结构的重要性,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并把反映各门学科现代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作为教材的中心。

4.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儿童一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它材料去发现事物。

这次改革,开始了美国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但是这一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新教材是由科学家所编写的,他们虽然重视了教材中科学知识的深度,但因没有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经验,所编课本深奥难懂,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得到有兴趣的符合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而不愿学习。

1965年,为了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美国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指出小学生更应加强文化教育,为将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中学的目标则应是为培养未来的学者、专家打基础,学会钻研科学的方法。

2.要求政府拨款奖励推动黑人、白人学生合校的工作,规定凡自动而认真合并的学校可以领取大量的补助费。

1966年和1967年美国又对这一教育法令不断加以修订,分别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法》的修订案。

在高等教育方面,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案,主要有1963年的《高等教育设施法》,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这些方面的教育改革,使美国教育在60年代获得了许多成果,教育改革促进了美国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1969年美国阿波罗宇航员登月的创举,可以证明是这些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七、70年代的教育改革

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生计教育”和“基础教育”进行的。1977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了“生计教育”理论。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要求把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一种扩大了的职业教育。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计教育法》,开始正式实施生计教育。其实施的对象是从幼儿园、中小学一直到大专院校的学生以及成人,其中把中小学阶段作为生计教育的重点。

由于推行布鲁纳的课程改革方案后,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批评。针对中小学校出现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问题,70年代,在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的倡导和推动下,美国开展了“返回基础”的教育运动。

这次教育运动要求在小学阶段强调教学阅读、写作和算术等基本技能。在中学阶段,主要强调新三艺,即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科目的教学。对于教师,要求教师在学校教育的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同时对学校的教学方法,一些“点缀性课程”和“社会服务性课程”进行了改革,从公立学校课程中取消了各种“虚饰”课程和选修科目等。

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对提高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仍有教育家对此持有异议。80年代以后,返回基础的呼声逐渐消沉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