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虹口区政协会议记事
(2009-01-09 14:25:32)
标签:
政协全会政协委员杂谈 |
分类: 会议纪要 |
1月6日~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虹口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举行。作为一名新当选的虹口区政协委员,我全程参加了本次全会。
1月6日
大会开幕式。通常开幕式总是两个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在虹口区的政协开幕式上,多了一项议程,即区委书记的讲话。我了解了一下,这还是虹口区政协全会的一个传统。看来每个区在开政协会议的时候,除了一些共同的要素之外,还是很有些区域特色的。
下午参加小组讨论。刚坐下来没有两分钟,就被虹口区有线电视台的记者来了一个突然袭击,他们约我出来,要求对我这个新委员进行采访。说实在话我最不喜欢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在杨浦区参加政协会议期间,也就是在去年接受过一次采访。镜头已经对着自己了,总要说几句,于是就谈了自己的三点感受:一是感到区委领导对政协工作非常重视;二是大会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细致,提供了相当多的背景资料,便于委员全面了解政协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三是常委会的工作报告非常的实在,围绕一年来的重点工作展开,没有废话和套话。并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程的执行力等角度,谈了09年度教育局重点加强的工作。第二天早上碰到了教育局的同仁,说看到我在电视里的“形象”了,还对我的发言表示了肯定。很遗憾,我自己没有看到。
1月7日
上午列席区人大的开幕式。我最关心的是区政府2009年的工作要点以及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增长情况。从报告上看,区政府对2009年的教育工作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也是区教育局非常想推进的一些工作。虽然2009年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但政府还是承诺确保教育的“三个增长”,这让我们感到很温暖,也更加体会到责任的重大。
小组讨论,我也是召集人之一。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事关2009年虹口区如何进一步发展,所以委员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在讨论期间,我还根据政协全会选举组的安排,和其他几位政协常委候选人到各个小组,和大家见面,让大家在选举之前将名字和形象对上号。
1月8日
政协的联组发言,一直是政协委员直接面对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探讨和交流各方面工作的重要途径。虹口区政协根据2009年的重大问题,确定了三个专题开展联组讨论。这三个专题分别是: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题、“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专题、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专题。大部分的委员根据自己的界别特点,选择参加某一个专题的讨论,也有一些委员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到各个专题会上发言,表达自己对不同专题的关注。
中午12:30,教育局的所有局长、副局长全部来到两会现场,坐下来接待虹口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大家提出的和教育有关的问题展开咨询和沟通。
下午14:00,举行选举大会。在这次选举大会上,我被增选为政协常委。
在此之前,我是杨浦区政协的常委、副秘书长。因为工作的调动,我主动辞去了杨浦区政协委员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头衔”。虹口区委统战部非常关心我在杨浦政协的工作情况,在我辞去杨浦区政协委员之后,很快就增补我为虹口区的政协委员,让我很感动。在杨浦工作期间,我一直是党派界别,这次进入虹口政协,将我安排在教育界别,这让我也很高兴,因为自己从事的就是教育工作。
下午15:15,第一次参加虹口区的政协常委会议,就9日大会的相关工作进行讨论。
1月9日
大会发言和闭幕式。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听大家的大会发言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和自己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事情。在本次大会发言中,有两个发言直接和教育相关,一个是“进一步提升我区初中教育质量的建议”,一个是“关于重视本区外地来沪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的建议”,这两个建议都和我的工作有联系,我已经将相关议的文本保留了下来,准备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在大会发言中,有一个新的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惊讶管理能力”,由三个“力”组成:即知力、预见力、应变力,应该说指的就是预警机制,这是一个委员发言中特别强调的。他建议政府要加强在经济领域的预警,提升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抵御风险的能力。说实在话,这个发言真的不错,不过听到这样的名词,我的即刻反应也是惊讶的。呵呵。
俞北华区长在政协的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号召政协委员要树立信心,迎难而上,和区委区政府一道,加入到航运虹口的建设中来;他希望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围绕当前的经济形势围绕“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围绕社会稳定和民生等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共商虹口发展大计。
会议在雄壮的国歌中闭幕。